中元普渡時的功利心理

翁立揚

若把「將中元普渡當作每年的例行事務,每逢清明,也必定返鄉掃墓農曆新年時,也會面對着家族祖先桌和牌位,慎終追遠一番,但是,一旦離開了這三個時間點,回到了一年之中的其餘360幾天,就沒有什麼宗教熱忱」的「『敬宗教而遠之』的新生代都市人」,也歸類爲「『佛教教義道教教義、民間信仰的教義』的『外圍信徒』」;相信絕大比例臺灣人,最起碼,最起碼,都是「『佛教教義、道教教義、民間信仰的教義』的『外圍信徒』」;還有一定比例的臺灣人,一直都是「『佛教教義、道教教義、民間信仰的教義』的『核心信徒』」;只有極少比例的臺灣人,是完全沒有宗教信仰的。

何謂「教義」?筆者認爲,「教義」的範疇,涵蓋了「儀式」、「戒律」、「宗教禮儀」、「宗教文化」、「宗教對於世俗事務的立場」、「一切有關於『使身心靈獲得滋潤』的活動課程書籍」。

筆者認爲,「任何一種宗教的儀式、戒律、禮儀、文化、世俗立場、活動、課程、書籍」,都有可能,只是「上層領導者用來『在宗教體系的內部維繫紀律』的工具」而已;「宗教的教義」未必全部皆與「『真正能夠使身心靈獲得滋潤』的那股神秘力量有所關聯;換句話說:不認同某些「宗教的教義」,不代表,就無法擁有「『真正能夠使身心靈獲得滋潤』的那股神秘力量」。

「外圍信徒」和「核心信徒」的差異點在於:「核心信徒」已經全然篤信於「該種宗教的『整體教義』」,因此,而願意,根據「該種宗教的『整體教義』」,來規劃自己的日常生活;「外圍信徒」並未全然篤信於「該種宗教的教義『當中的任何片段』」,「外圍信徒」只不過是將「該種宗教的教義」視爲「一種可能」,亦即「『因果報應』或許存在,也或許不存在」、「『上帝』或許存在,也或許不存在」,因此,「外圍信徒」通常並不願意,根據「該種宗教的教義」,來規劃自己的日常生活。

筆者相信,「任何一種宗教的教義」都不見得是合乎道德的;因此,「任何一種宗教的『核心信徒』」皆有可能是「君子」或「小人」。

「完全不信宗教的『無神論者』」當中,同樣也包含着「道德高尚的君子」,和「道德卑劣的小人」。

﹝「君子」和「小人」的差異點在於:「君子」處理「公領域事務」時,必須做到「全然得大公無私」,只要有絲毫「公私不分」之處,便不符合「君子」二字的定義;而「小人」處理「公領域事務」時,經常「公私不分」。﹞

﹝「全然得大公無私」,意味着「君子」必須時時刻刻「運用理性』針對自己的『人格特質』進行約束」,而「運用『理性』針對自己的『人格特質』進行約束」是一件「容易使身心感到疲憊」的事情;因此,「無神論的君子」放棄了尋找「『真正能夠使身心靈獲得滋潤』的那股神秘力量」,是相當可惜的。﹞

而在「外圍信徒」當中,同樣也包含着「道德高尚的君子」,和「道德卑劣的小人」。「外圍信徒」當中的「小人」,往往每當「將自己的利益建築在他人的權益之上」時,就「不相信」或者「忘卻了」「因果報應」;而每逢「中元普渡」或「廟會慶典」時,卻又心態功利得跑去「祈求好運」,期盼「『燒香拜拜燒紙錢』的『因』,能夠換來『生意興隆』的『果』」。

「將自己的利益,建築在他人的權益之上」絕非「掌權政客」的專利,諸位有空時,不妨到「離家最近的夜市」逛逛,留意一下,攤販們用來炸「香雞排、鹽酥雞」的油,是否已經重複使用到了「色澤漆黑」的地步

作者翁立揚,輔仁大學歷史系學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網友更多聲音與討論,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