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訶德/從「不爽不要做」 看血汗醫院及消失中的醫護人員

文/醫匠. 唐訶德「不爽不要做!」,這句話是近十年來,鄉民們最常用來嘲諷醫護人員的一句話。身爲一箇中年醫師,剛開始聽到時覺得非常刺耳,但日子一久也習慣了。想想每一任臺灣總統都有一半以上的選民在罵,醫護人員偶而被鄉民罵罵,讓鄉民多一點生活情趣,不也是功德一件?(XDDDD!)醫護人員被如此冷嘲熱諷至少十年了,但今年好像有些特別,因爲當年的部分鄉民,也成了現在的醫護人員…令我這中年醫師吃驚的是,這些長大的鄉民們,竟還真的落實了他們當年的信仰:「不爽不要做」!坦白說,雖然身在民主時代,但在我們這些中生代的心中,仍遺留有些許威權時代的遺毒全民健保發想是從蔣經國時代開始,在李登輝時代上路楊志良公衛人用威權心態訂定各種規矩,在還沒充分準備下,預計在2000年開辦的全民健保,被楊志良先生提前5年強推上路。開辦之初,全民健保及財團醫院充分的享受醫護人員的「人口紅利」。在我們這一代的醫護人員心中,仍殘存着威權時代的陰影,也因此雖然面對血汗健保及血汗醫院的壓迫,但仍是順從的配合執行衛生署、健保局及財團醫院的政策,無奈的待在血汗環境中,而對醫療熱情,卻是也無奈的一點一滴消失。(有時還真想「不爽不要做」!)時代是在進步的。再回頭仔細的玩味「不爽不要做」這句話,還真充滿着人生哲理。在進步的社會,信仰「不爽不要做」的鄉民們,如果能找到自己的興趣,並堅持的往夢想邁進,還真能找到不少成功的例子。這些成功典範也一再砥礪着年輕世代們,就是要「不爽不要做」,堅持去做自己「爽」的事。楊志良等公衛人,用威權方式及社會主義思維建構的全民健保,隨着社會的進步,已經開始出現層出不窮、顧此失彼的問題了。年輕世代的醫護朋友們,已不再像我們這些中生代死守着「不爽還是得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真的是「不爽,就不要做」,勇於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即便是血汗醫院又何妨,反正待不爽,就走人吧,世界這麼大,何苦浪費口水和血汗健保制度與財團醫院爭辯呢?

臺北榮總院長林芳郁日前被護士嗆,薪水還比不上煎章魚燒工讀生,5月11日則傳出臺中榮總400名護士集體請辭。(圖/東森新聞提供)

看着衛生署爲了解決護理人力不足,嘗試制訂新的「遊戲規則,希望能留住快速流失的護理人員,但真的能相信嗎?衛生署及健保局的信用早就破產了。這些美麗謊言只能催眠像我這樣的中年人,年輕世代的醫護人員,早對現實的醫療環境失望透頂大家在工作之餘,都是在討論要如何逃離這樣的血汗醫療環境。看着這些勇於追逐自我的年輕世代,很顯然的,支撐血汗健保及血汗醫院的醫護「人口紅利」,在這些年已經被衛生署及健保局給「玩完」了。如果有一天,大家反省爲何會有醫療崩壞的發生,我想「不爽不要做」這句鄉民的酸話,肯定會在歷史上留下一筆「光輝」的紀錄

● 醫匠‧唐訶德的其他文章韋伯醫師‧健康世界。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更多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首頁

只有路過的護理師在急救 花蓮醫師鄭吟豪情緒崩潰

臺灣健保真血汗! 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還廉價

「老啃族」正啃蝕着全民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