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林佳龍下臺是最起碼的究責

社論

臺鐵太魯閣列車發生史上最嚴重的出軌事故,造成至少51死、188傷的空前慘劇,不僅震驚社會,更令人哀痛又悲憤。表面上看,這是因進行邊坡整治的承包商未落實車輛安全措施才釀禍的意外,甚至臺鐵在第一時間反應就是先想到向承包商究責索賠,連蔡政府從上到下也只是一連串遺憾、致歉、搶救、加油等等的制式反應;但深入來看,這正是整個臺鐵組織文化因循苟且、得過且過爛到根所致,而民進黨政府執政至今卻無心於真正的改革,以致變成「鐵路不仁,以人民爲芻狗」的荒謬結果。

臺鐵組織文化已爛到根

雖然臺鐵在事故發生後,迅速將矛頭指向執行邊坡防護工程的業者,但身爲發包單位卻未能落實監工督導,包括得標承包商的選用,施工的時間、地點,車輛檢測與防護措施的設置,乃至全臺鐵路沿線還有多少類似情況等檢討,都是臺鐵以及交通主管部門的問題,絕對責無旁貸,必須深入調查。

翻開臺鐵的事故血淚史,簡直罄竹難書,令人慾哭無淚,而且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風險管理越來越差,死亡人數的紀錄更一再攀高。不過就在兩年多前,臺鐵普悠瑪列車發生出軌翻覆事故,造成18人死亡、超過215人輕重傷的慘劇,時任臺鐵局長鹿潔身在立法院答詢時也表示,臺鐵2016到2017年期間共發生高達25件脫軌事件

之後政府在2019年高規格成立「運輸安全調查會」,普悠瑪翻車事故的調查報告去年10月纔出爐,指出臺鐵局有18項缺失,從人力不足導致瞭望員須加入作業而無人警戒的維修車撞人事件,到普悠瑪司機員因列車不斷故障,被迫趕點導致超速過彎出軌等等,背後原因都與臺鐵安全制度有關,調查報告也顯示臺鐵在運轉、維修、組織等管理層面存在多項缺失。

但這些慘痛的教訓與宣示痛加改革的高調,言猶在耳,卻幾乎完全沒有落實,因爲在這次太魯閣號出軌慘劇之前,光是今年至今4個月已發生了3起與「施工、調車」有關的事故。列車跑過頭倒退嚕、斷軌44公分未通報、猴硐邊坡走山,這幾個出包幸好沒造成重大意外,但日前臺東道班工人就沒這麼幸運,無預警被電力維修車撞上,造成2人當場死亡。

這些都顯示再多鮮血人命與家破人亡的警鐘,始終無法敲醒徹底的改革。普悠瑪翻車18人慘死的事故發生後,各方把臺鐵轟得體無完膚,局長、交通部長雙雙下臺。新官上任後進行一連串改革,但臺鐵表現未見起色,大小事故不斷,新局長張政源在1月初退休,一職懸缺迄今3個月,臺鐵每天載運約50萬旅客,卻沒有合適人選接下局長,乘客簡直是在不知情下賭命搭車。

屢次事故卻無人遭懲處

上樑不正下樑歪,臺鐵沒有風險意識,不僅各級員工受到影響,底下的承包商自然也會有樣學樣、態度散漫,否則也不會發生工程車停在斜坡上,還疑似沒有拉好手剎車離譜事。過去幾年討論臺鐵的問題,大概不出幾個結論:「人力不足、經費不足、沉痾難改、留不住人」,但仔細探究其文化,得出結論是臺鐵不重視風險的文化已經爛到根,部長、局長不敢或不願大刀闊斧改革,當然無法真正改變臺鐵。

平心而論,長期虧損、造假敷衍等這些臺鐵結構性的弊端,其來有自,不是從民進黨執政後纔有。但有什麼樣的政府風氣,就有什麼樣的臺鐵運作,民進黨既然已經連續執政,而且是掌握絕對權力的完全執政,就必須負起責任,好好整頓,甚至要有將臺鐵打掉重練,徹底改革的決心與行動,不能任令恐怖的風險由乘客來無辜承受。

真正的問題是,民進黨現在是把所有的心思與資源都花在抗中反中、權力鬥爭洗腦大內宣和輿論塑造上,臺灣經濟民生政策等治理問題反倒成了其次,且不說缺水缺電空污、疫苗、萊豬等議題沒有受到太大的究責壓力,近來如空軍墜機遊覽車意外,如今又發生臺鐵重大死傷,官員們也並未遭到應有的究責或懲處。

尤其近年蔡政府用人唯黨、唯私的情況更形氾濫,在黨內派系的運作需索下,政府大小職位成了各方政治勢力分配利益的權力競技場,不尊重專業,用人爲酬庸,幾乎是現實的常態。當初以政治任命的林佳龍此次應該辭去交通部長,這是最起碼的標準,連蘇貞昌辭去閣揆亦不爲過,但更要緊也要命的是,如果民進黨的施政治理不能改變腦袋,民意也不能看清是非輕重,以後更危險的出軌,恐怕就不只是鐵路出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