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國民黨主席應有的格局

社論

國民黨主席江啓臣接受外國媒體專訪,稱中國大陸是「臺灣的主要威脅」,但有意爭逐大位的媒體人趙少康認爲,大陸是「臺灣的紅利」,不是威脅。大陸國臺辦則發新聞稿,呼籲國民黨不要陷入民粹泥沼,應共同面對臺獨分裂勢力的威脅。隨後江啓臣澄清,中國大陸不完全只有威脅,當然也有機會和挑戰。

打破唯選舉論迷思

江啓臣認爲大陸是臺灣的主要威脅,其實頗符合黨內部分人士的心態。國民黨歷經2020總統敗選及韓國瑜遭罷免兩度重挫,全黨陷入選舉的焦慮與迷思中,認爲選票會說話,民意結構既然已經改變,統獨立場也大幅翻轉,國民黨依賴選票生存,唯有放棄九二共識、改變統獨立場與論述,才能生存。這是一種美式政黨政治「選舉機器」的邏輯,但選舉機器的思維將限縮國民黨對政治環境的認知與未來發展的格局

臺灣民主化後,「黨國體制」逐漸消失,國民黨進入競爭格局後,有關改革與轉型的問題,黨內外開始有許多討論,「選舉機器化」是其中ㄧ個主張。國民黨創黨百餘年來,包括遷臺前期,一直是一個列寧式革命的民主政黨,「選舉機器化」知易行難

選舉機器的概念取自美國政黨政治,美國政黨不負責政策的研擬宣傳,只負責政黨候選人的選拔與競選,類似一種選舉代理人技術性角色,黨主席沒有什麼地位。臺灣憲政制度與美國有很大的差異,美國總統與國會是分權制衡關係,中央與地方採分權聯邦體制,加上兩大政黨意識形態相距不大,在認同政治尚未成爲政治主流之前,美國政治多爲地方之間或產業之間的利益分配與博弈,纔會出現這種結構鬆散以選舉爲唯一要務,平日不重視組織與宣傳的政黨型態。但這樣的政黨運作型態放在臺灣憲政體制、政治生態與政治文化中是否可行,大可商榷。民進黨絕對不只是選舉機器,國民黨距離選舉機器也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唯選舉論」卻搶佔了主導地位

唯選舉論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將統獨意向藍綠板塊畫上等號,藍綠板塊又與投票取向畫上等號。不可否認,統獨立場與政黨喜好,對選舉結果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這種邏輯忽視候選人形象、社會議題與主流價值在選舉中的影響力,也輕忽政黨在主觀能動性上的積極角色。政黨如能體察民意,深入民間,反映社會脈動,一樣能獲得民衆支持。2018年在綠遠大於藍的高雄,國民黨的韓國瑜一樣可以帶動風潮,打破板塊迷思。最近藻礁公投獲得年輕人支持,也不會因爲所謂「天然獨」就放棄對民進黨政府的監督。

王者更是造福者

政黨不僅是單純被動地反映民意,以勝選爲唯一目的,而是有能力國家長遠利益來提出願景,領導羣衆,共創未來。綜觀世界民主國家政黨的發展路徑,不乏從理念宣導起家,引領風潮,培養追隨者,一步步走上執政之路,民進黨亦是如此。唯選舉論看到的是一時的政治板塊位移與選票算計,缺乏大局思考與理念說服的企圖心,政黨主張隨輿論市場飄移,政黨思想隨民意口味變化,缺乏中心信仰的政黨是走不遠的。因爲選舉機器只會吸引權力的追逐者,而非理想的開拓者,民進黨的快速墮落可爲借鑑。

選舉機器的經理人以「造王者」自居,從藍綠板塊出發,所見到的大陸,自然只有威脅與危機,不能從更大的格局看到人民可長可久的機會與福祉。兩岸分裂已久,加上冷戰反共教育與近年去中國化的影響,臺灣人民逐漸淡忘兩岸歷史文化的深遠關係,也忽略這2、30年來兩岸交流給雙方人民帶來的紅利。近年由於國際格局的轉變與臺灣內部政治生態的變化,兩岸出現緊張,但若能跳脫一時一地的限制,應可看出中國崛起對於東亞乃至世界的重大影響,其中對臺灣的利弊必須放在更大的時空脈絡來客觀衡量。

國民黨黨主席作爲一個臺灣主要政黨的領袖,就必須具備這樣的格局與思考能力,更要有對民衆分析、說明與說服的本領;他不能只是一個贏得選舉的「造王者」,更要成爲既能勝選又能給人民帶來幸福的「造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