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金剛川》中的志願軍武器:成建制蘇制武器

(原標題:講武談兵|血戰到底的底氣:談電影金剛川》中的志願軍武器

近日,爲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拍攝的首部影片《金剛川》已經在全國上映,引起了廣泛的熱議。而片中出現的志願軍各種裝備道具,也是嚴格按照當年的歷史情況來進行還原的。在此,筆者將按照輕武器高射炮以及火箭炮三大類來進行介紹,並對其在影片中的表現做以分析和評述。

電影《金剛川》劇照。電影中掩護工兵架橋和步兵過橋的高炮是M1939型37毫米高炮。

輕武器:從“萬國牌”到逐步統一

從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到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之前,這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所裝備的各式輕武器,堪稱名副其實的“萬國牌”。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我軍步槍衝鋒槍口徑就有多達13種,從最小的日式6.5毫米到最大的11.43毫米,型號多達六七十種,來自十餘個國家。如此繁雜的武器口徑和型號,給我軍後勤保障槍械維修以及彈藥供應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而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前身——東北邊防軍成立後,全軍上下進行統一調配,將性能不錯且裝備數量較大、彈藥供應較爲充足的槍械型號集中起來,配發部隊。當時,東北邊防軍13兵團3個軍——38軍、39軍、40軍的輕武器裝備體系已經儘可能簡化爲以國造、日、美、英以及捷克製造的槍械爲主,包括國造二四式7.9毫米步槍、日式38式6.5毫米步槍、美式斯普林菲爾德M1903式7.62毫米步槍,美式M1/M1A1“湯普森”以及M3/M3A1“蓋德”11.43毫米衝鋒槍,機槍則主要是捷克ZB26式7.9毫米輕機槍、美式M1918勃朗寧7.62毫米輕機槍、英式布倫”7.7毫米輕機槍以及美式M1917勃朗寧7.62毫米水冷式重機槍

雖然上述這些輕武器的製造國家以及彈藥口徑已經簡化爲5個,但是對於十餘萬首批入朝作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來說,後勤保障依然有着不小的壓力。在武器編組中,志願軍儘可能將同一型號以及發射同樣彈藥的輕武器成建制裝備在連、營一級的單位內。比如,斯普林菲爾德M1903式步槍、M1918勃朗寧輕機槍和M1917勃朗寧重機槍都發射美式7.62×63毫米槍彈,就可以全部裝備在一個部隊中。

八連班長劉浩(李九霄 飾)手持“波波沙”衝鋒槍劇照。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從1951年年初開始,蘇聯提供的首批14個步兵師的輕武器源源不斷運至我國,並優先配發給當時在國內的預備隊。這些部隊統一換裝蘇制武器後,隨即入朝參加了第四次戰役,而之前入朝的首批部隊則返回國內進行休整和換裝。所以,當我們看到影片《金剛川》中所展現的1953年金城戰役時,志願軍各部隊都已經換裝了大量蘇制輕武器,包括出鏡的“莫辛-納甘”1891/30步槍和PPSh-41“波波沙”衝鋒槍。

步兵連連長高福來鄧超 飾)手持“莫辛-納甘”步槍劇照。

防空火炮:蘇制高炮是主力

影片《金剛川》中最出彩也是最爲激烈的戰鬥場面,就是志願軍兩個M1939型37毫米高炮班與一架美國海軍陸戰隊F4U-5N夜間戰鬥機的生死對決。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最初入朝作戰時,面對美軍強大的空中優勢,只有兩個裝備老舊日式75毫米高炮的高炮營提供防空掩護。之後,隨着蘇聯提供的大批武器裝備陸續運回國內,志願軍高炮部隊迅速換裝蘇制高炮,並且大幅擴編。

當時,蘇聯提供的高炮型號主要有三種,包括:M1939型85毫米高炮、M1931/1938型76毫米高炮以及M1939型37毫米高炮。其中,數量最多的爲M1939型37毫米高炮,多達956門,其次是M1939型85毫米高炮(120門)。M1931/1938型76毫米高炮雖然在蘇聯衛國戰爭初期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到1942年之後便逐步被M1939型85毫米高炮代替了主力位置。所以,蘇聯提供的M1931/1938型76毫米高炮數量只有60門。

擊毀擊落10架敵機的37毫米高射炮。圖片來源: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官網

那麼,對付B-26輕型轟炸機和F4U-5N夜間戰鬥機這樣飛行速度較快且進行俯衝攻擊的美軍戰機,志願軍使用射速快、轉向靈活的M1939型37毫米高炮是最合適的。M1939型85毫米高炮雖然射程和射高遠、威力大,但是射速慢,轉向也不夠靈活,對付B-29這樣的戰略轟炸機尚可,對付F4U-5N夜間戰鬥機則顯得力不從心。

當然,由於M1939型37毫米高炮的最大射高只有3000米,而且彈丸爆炸的殺傷半徑也較小,所以志願軍高炮部隊在實戰中專門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戰術,具體說來就是:“打低不打高,打近不打遠,打俯衝不打拉起,打接近不打飛離。”所以,在影片《金剛川》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吳京飾演的老班長關磊,還是張譯飾演的排長張飛,都是抓住美軍戰機的俯衝階段開炮射擊

此外,一門M1939型37毫米高炮的全部操作人員爲7人,分別是一至七炮手。七個人各有分工,同心協力,才能夠保證高炮順利完成作戰任務。其中,關磊和張飛都屬於二炮手,這個位置除了負責高炮的高低射角調整,最主要的則是腳踏擊發。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作爲戰鬥經驗最豐富的老班長關磊,還能夠判斷美軍戰機的飛行路線,從而給其他幾名炮手下達指令,及時調整火炮姿態。

有必要說明的是,在真實的志願軍防空作戰中,基本上都是多門高炮集火射擊,彈道在美軍戰機的預設飛行航路上形成交叉,最大限度地提升命中概率,不可能僅以單炮作戰。而且,在1953年金城戰役時,也基本不存在炮兵部隊彈藥供應不足的問題。另外,志願軍高炮部隊除了各種口徑的高炮,也會同時編有裝備蘇制“德斯卡”12.7毫米高射機槍的高機連。如果真的出現影片中美軍戰機反覆俯衝攻擊志願軍一門高炮的情況,那麼掩護作戰的高射機槍連也會在500~1000米距離上,將美機打成篩子。而且,片中所出現的一米對空測距儀在當時的志願軍高炮部隊中也是極其珍貴的“寶貝”,不可能奢侈到每個高炮班都配備一具。

火箭炮: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喀秋莎

在影片《金剛川》中,還有一種志願軍當時裝備的最強大蘇制武器沒有露面,但是其標誌性的彈丸發射軌跡和聲音告訴我們,這就是被稱爲“喀秋莎”的蘇制BM-13型16聯裝132毫米火箭炮。

5門“喀秋莎”齊射,威力相當於一個普通炮兵師。中國軍網 資料

所以,在影片《金剛川》中,當白天美軍M1型155毫米榴彈炮營以兩輪齊射炸斷木橋後,志願軍前線偵察部隊迅速判定了其所在位置。之後,當夜幕降臨,志願軍BM-13“喀秋莎”火箭炮營前出至預定陣地,在射程內對美軍M1型155毫米榴彈炮營實施毀滅性打擊,將其陣地化成一片火海。這也從一個側面真實地反映出在1953年金城戰役時,全面換裝蘇制武器的志願軍地面部隊已經擁有了與美軍、南韓軍相對等,甚至更強大的炮火支援能力。

“喀秋莎”不僅給己方部隊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給對手留下了深刻印象。根據相關資料,以上甘嶺戰役爲例,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上甘嶺戰役中,特意徵調第209團的24門喀秋莎,兇猛的火力成爲了美軍的“肉磨子”。親歷上甘嶺戰役的士兵曾回憶,喀秋莎射完以後,戰士們衝上陣地,發現只有兩個人活着,其他人不是死了就是昏過去了。這種火箭彈爆炸後產生的震動威力巨大,而且燃燒面積很大,甚至有被俘的美軍抗議說,“你們共產黨使用了‘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