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越用越少 事越辦越快

小時審結異地糾紛,一分鐘報銷出差費用,一秒鐘完成文件流轉……

“在數字化浪潮中,無紙化辦案辦公模式正變得觸手可及。”浙江台州市黃巖區人民法院院長徐樂盛介紹, 2020年以來,在辦案方面,該院實現網上立案6126件、在線開庭593件、在線調解734件、電子送達117512件,“零”紙質歸檔案件1086件;在辦公方面,該院依託“釘釘平臺打造七大功能模塊,實現四大辦公領域高效在線,多項辦公業務場景耗時縮減80%以上。

深化司法便民服務 實現三個“百分百”

浙江台州民營經濟發展迅速,黃巖區法院每年要面對上萬個新案件,但如今走進黃巖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卻可以說是門可羅雀。這是爲何?

原來,諸如高頻次訴訟羣體律師和銀行工作人員,早已熟練運用“移動微法院”“浙江法院網”等線上平臺立案,實現“一次不用跑”。2019年12月,黃巖區法院與22家律所簽訂了無紙化合作協議,鼓勵配置掃描設備,提升電子材料標準化水平,今年5月還開展了“無紙化律所”評選活動。

“我們剛出了第一期評比結果,律師參與度很高。”該院立案庭副庭長楊瑩說道,“不用複印副本,不用取號排隊,律師立案的時間成本至少節省三分之二。”

對於一般當事人,訴訟服務中心做到“百分百”引導。

“法院引導我們安裝手機APP或小程序,通過答疑講解、現場示範,提高我們在線訴訟能力,掌握操作要領,避免線下奔波。”一起交通肇事案件的當事人,在導訴員的專業引導下,通過浙江法院網進行立案操作,她攜帶的紙質材料通過自助掃描儀形成電子文書,經上傳後系統對電子材料進行識別自動形成電子文書,她還現場掌握了移動微法院的操作要領。

爲了滿足不同訴訟羣體的需求,該院做到服務延伸“百分百”。

作爲全省率先將訴訟服務中心整體入駐“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的法院之一,由於訴訟服務和審判功能的空間距離限制,初期給部分當事人帶來困惑和不便。

“老百姓覺得兩頭跑不方便,線上線下都要滿足,那就讓訴服功能在空間和時間上全面延伸,實體和網絡雙向協同。”針對該痛點,該院設立24小時自助法院,不到一個月,24小時“不打烊”的自助訴訟服務廳建設完成。

“我們採用‘智能+人工’的方式,上班時間可由導訴員輔助完成在線立案,下班時間當事人可自行使用自助立案機、自助閱卷機等,完成無紙化訴訟活動。”楊瑩介紹,“我們還創新設置了自助雲櫃,就像豐巢快遞櫃,當事人有新的證據材料要遞交,可以在雲櫃選擇對應的法官存件,存件信息會及時通知到法官。提高當事人與法官之間的溝通效率,同時也實現‘零接觸’送達。”

網上立案的全面實現也加速了卷宗管理無紙化改革,黃巖區法院在全省率先打造“卷宗數智化中心”,通過前端截留,實現立案材料統一保管、補充材料統一入卷、結案材料統一歸檔等卷宗輔助事務的集約化管理,實現卷宗數智化“百分百”。

該院審管辦副主任金洪列介紹:“案件立案後,若當事人不願意取回的材料,由中心統一進行保管;審判中補充提交的材料,由中心統一掃描入卷,不再流轉到業務庭;案件結案之後,對確有歸檔必要的紙質材料由中心統一歸檔,直接流轉到檔案室,實現內部材料交接‘零’耗時。”

據統計,“卷宗數智化中心”成立至今,新立案件100%按此模式運行,共入庫卷宗4205件,僅因案件複雜、證據量大提取36件,實現“零”紙質歸檔案件1086件,促成無紙化辦案率100%。“所謂‘零’紙質歸檔,就是整個訴訟過程中不產生一張紙質材料。”金洪列解釋道。

數智化改革帶來的管理和安全問題也是無紙化工作推進中的重心,因此,黃巖區法院藉助“釘釘”移動平臺開闢無紙化辦案專區,將卷宗中心和業務庭緊密相連,實現卷宗事務在線全留痕,確保每個環節可查詢可追溯可監督。

機關內部有序協同社會治理“一盤棋”

黃巖區法院與近20家行政機關共建“府院共同推進無紙化辦案浙政釘工作羣”,實現行政訴訟電子送達、無紙化舉證以及行政非訴強制執行案件的無紙化審查

“每家單位確定1到2名聯絡員,代表所在單位入羣,並在線簽訂聯絡員確認登記表等文書,確保在線訴訟行爲的法律效果。”該院行政庭法官助理繆婭薇是對接行政機關的聯絡人,把線下工作移到線上,她實實在在感受到了便利,“通過聯絡員機制,信息互通、情況變更可以即時通知、確認並辦理手續,這麼多機關都在羣裡,也實現了互相監督。”

“在辦公室裡就能坐等到執行環節了,方便高效。”黃巖區衛生健康局法規科負責人感嘆道。申請執行的材料掃描後發送到法院聯繫人,經法院內部流轉審查後,作出裁定書以電子送達方式發送至衛生健康局聯絡人,同時立案人員立執行案號。申請執行人申請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實現“一次不用跑”。

在案件辦理環節,黃巖區法院把“機關內部不產生紙”作爲工作目標。通過配置橫豎兩個顯示器,提升左看右寫能力;實行線上審批,確保做到全程在線留痕。庭審環節,在審判庭配備6臺寬屏顯示器、1臺高清電視機、1套手寫簽名屏,對已經電子化處理的材料,通過多屏協同功能、舉證質證軟件進行展示;首創高拍儀示證方式,當事人可自行通過高拍儀向法官、對方當事人展示紙質材料,避免了庭上紙質材料相互傳遞。

從帶着厚厚一沓的紙質材料到現在拿着手機就準備出庭,代理人劉律師說:“一開始不習慣,現在倒覺得一身輕鬆,紙質材料容易遺失遺忘,電子材料手機裡存檔反而不怕丟。”他還表示,當庭出示的證據通過法庭的高清電視機展示,旁聽人員對整個案件的發生、經過和結果有更加全面的瞭解,“真正感受到了司法公開的力度。”

通過台州市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服務平臺,黃巖區法院與10個部門(單位)及22家金融機構建立法院執行查詢、處置“一件事”協同工作機制,一鍵完成與協助執行單位的無紙化法律文書送達、交換,目前已涵蓋入境限制、不動產查封、公積金凍結及扣劃、股權凍結、停電、停水等12項高頻執行協作事項

“以前這些手續都需要自己上門,跑部門、找科室、尋數據……大量的時間消耗在這些繁瑣事務裡,真的很繁瑣。”協同執行工作機制落實之後,打開手機,一鍵完成與協助執行單位的無紙化法律文書送達、交換,該院執行局90後法官助理潘凌禹終於可以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覈心辦案事務上。

截至目前,通過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平臺,該院執行局共完成股權凍結及不動產查封等事項逾千次。

三次迭代量身定製開啓數智化辦公3.0

“我們好像是在互聯網公司上班!”在黃巖區法院,幹警們常常這樣子自詡。自2019年下半年確立爲全省唯一的“內部最多跑一次”(釘釘辦公)試點法院以來,智能化辦公悄悄改變了院裡每個人的工作方式。

在徐樂盛的帶領下,一批敢想敢闖的青年幹警成爲改革的急先鋒,通過公開競演的方式被選拔爲“智慧法院智囊團”成員,赴阿里巴巴、共道科技等互聯網公司參觀,到杭州互聯網法院、位於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的烏鎮人民法庭等兄弟法院取經,從一線幹警的體驗出發,讓無紙化辦公日臻成熟,努力做到“讓學習工作更簡單”。

經過一年多時間與釘釘團隊的深度磨合,黃巖區法院搭建可視化表單、流程設計、智能報表和模板化應用的全新數智化辦公3.0平臺,多項辦公業務場景耗時縮減80%以上,特別是後勤管理、會議培訓等方面,隨着幹警的用戶體驗不斷更新迭代。

“任何一個單位,後勤保障解構下來,無非是財與物兩項。”該院審判保障服務中心的主任張燁介紹,他參與了出差報銷、固定資產審理、設備保修維護等應用模塊的流程梳理和設計,“將報銷從線下搬到線上,幹警們告別跑上跑下串部門、找領導簽字的煩惱,後勤部門的工作人員也避免疏漏。”目前,已累計進行在線出差報銷審批近600次。

2019年年底,黃巖區法院創建“永寧法苑雲學堂”,推行線上培訓,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工學矛盾得到了解決,受到了幹警們的一致肯定。

“重要會議、重要文件精神的傳達學習,如何取得實效,不走形式主義是我們一直比較頭痛的問題。”該院政治部主任吳洋說道,“‘雲學堂’可以將學習內容在線指派給特定人員,跟蹤學習時長,政治部、辦公室會針對培訓內容出題,在線測評,成績不達標要重學重考,最大程度保證了學習實效。”今年已在線培訓50餘次,在線測評18次。

在充分運用浙江高院辦案辦公平臺、浙江法院網、釘釘等現有成熟的平臺系統、軟件APP的基礎上,黃巖區法院還打造了智能會議模塊,實現從預訂、通知、請假、提醒、簽到、投屏到紀要會籤的全流程在線,會後可即時對請假簽到情況彙總通報。疫情期間還把審委會搬到線上,對非涉密議題組織在線討論。

“我們以方便、實用、低成本、高效率爲原則,致力於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基層法院無紙化方案。”該院在硬件產品上,普遍採用通用款,全方位適配各項軟件系統。如智能辦公系統,考勤打卡、刷臉測溫、智能視頻會議室等,均採用平價通用產品,花小錢辦大事。“今年以來,全院用紙量同比下降74%,平均每個月節約了9.2萬張紙以及大量的油墨和電耗,生動踐行了綠色發展理念。”拿着這份成績單,徐樂盛甚是欣慰。(本報記者 餘建華 本報通訊員 葉慧萍 鄭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