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賦能新時代產業工人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鄭莉 郝赫

有黨員的非公有制企業中,97.5%已建立黨組織。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在58個重點項目開展全國引領性勞動技能競賽參賽企業6萬餘家,參賽職工1500萬人。

“技能強國——全國產業工人技能學習平臺”累計培訓職工超1億人次。

30個省級工會配備44名產業工人兼職副主席。

全國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

……

日前召開的全國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公佈的這組數據,展現了這項改革帶來的積極變化。

2020年,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啓動第3年,這一年被確定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深化年”。一年來,聚焦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等重點,各級黨委、政府、工會和各相關部委紮實推進,出臺了一項項政策舉措、完成了一個個目標任務、實施了一次次探索創新。

這項與億萬產業工人息息相關的重大改革,正在更廣泛地惠及廣大產業工人,深刻地影響着經濟社會,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走深走實: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全面推進

2017年2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彼時,在工廠車間忙碌着的產業工人們也許並不知道,這項改革意味着什麼。

時至今日,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相關部委已經出臺相關制度文件50多個,全國總工會出臺相關制度文件20多個,每一項都致力於細化落實改革中確定的舉措。與此同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被不斷引向深入——

思想引領:連續3年下達產業工人發展黨員指導性計劃,舉辦“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勞模工匠進校園,發佈年度“大國工匠”“最美職工”等典型人物,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社會氛圍。

建功立業:2020年,全國共組織國家級一類大賽10項,國家級二類競賽73項,涉及職業(工種)197個,基本形成了以世界技能大賽爲窗口、國家職業技能競賽爲主體、多層級崗位練兵比武爲基礎的技能競賽體系。

素質提升: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學徒制培訓、高技能領軍人才境外培訓計劃等,2020年開展補貼性培訓2700多萬人,完成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53.8萬人。

地位提高:健全保證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加大技術工人表彰力度,拓展職業發展通道,產業工人在黨、人大、政協、羣團組織的代表大會代表、委員會委員中的比例均有所提高。

隊伍壯大:實施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2020年和2021年高職計劃共擴招200萬人。同時,貨車司機、快遞員等八大羣體入會和百人以上企業建會專項行動持續深化,全國新發展八大羣體工會會員874.3萬人,23萬家百人以上企業建立了工會組織。

目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部出臺了改革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有13個省(區、市)成立了由省委副書記、8個省(市)由省委常委擔任組長的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領導)小組;14個省(區、市)將改革工作納入省(區、市)黨委政府考覈項目;17個省(區、市)的下轄區縣將改革工作納入區縣黨委政府督查考覈項目。

更值得關注的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作爲一項重要內容,被各有關單位納入本單位“十四五”發展規劃中,進一步明確工作着力點、突破點、關鍵點。

這些成績都爲落實改革舉措提供了保障,爲推進下一階段的改革工作奠定了基礎。

先行先試:聚焦重點回應熱點破解難點

隨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備受產業工人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也愈發凸顯。

2020年1月,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根據全國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啓動了一項全國性試點工作:選擇一些地方和企業開展爲期一年的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採用全面試點和項目試點相結合的方式,聚焦重點、破解難點,首批安排了包括省、市以及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在內的13個單位。

其中,6個單位進行全面試點,重點圍繞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和隊伍壯大等方面進行探索,聚焦改革不適應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要求的體制機制;7個單位進行項目試點,着重針對改革中的一些突出問題進行試點,包括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創建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的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建設示範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立健全培養、考覈、使用、待遇統一激勵機制,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切實保障勞務派遣工的合法權益等。

開展試點工作不僅是改革抓手,更是重要的改革任務。基於這一認識,各試點地區和企業高度重視,把改革試點工作納入黨政工作重要日程,召開專題會議,組建專門機構,制定工作方案,確定責任單位,建立健全制度機制,確保試點工作紮實開展。

開展試點一年後,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呈現出嶄新面貌——全面試點地區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納入地方發展總體佈局,把改革成效作爲重要考覈指標,全國總工會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各級黨委高度重視,政府部門主動作爲,各級工會積極推進,社會各界協同配合,在規劃制定、政策出臺、資金扶持、人才培養、公共服務等方面統籌考慮、適當傾斜、協同推進,形成黨政領導、工會牽頭、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的工作格局和運行機制。

一年來,試點在推動重點難點工作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有的試點單位探索在非公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實現黨建帶工建促產改;有的試點單位充分發揮工會、行業協會作用,搭建跨區域、跨領域的業務、人才合作交流平臺,促進行業技術整合、系統和流程優化、組織結構優化;有的試點單位建立健全培養、考覈、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激勵機制,努力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有的試點單位改革職業學校的辦學方式、教學模式課程體系;有的試點單位完善勞務派遣工管理機制、依託大型骨幹企業建設示範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等。

按照示範、引領、突破、帶動的要求,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產生,以點帶面不斷拓展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深度和廣度。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全國有23個省(區、市)開展了試點工作,其中省級層面試點約350個,地市級及以下試點超過1200個。

典型引路:從打造樣板到“春色滿園”

江蘇是產業工人集聚大省,現有產業工人2300多萬人。2020年,江蘇被確定爲首批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地區。

隨即,一場自上而下、覆蓋全省的改革行動轟轟烈烈開展起來——省委連續3年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納入常委會工作要點,2020年將這項工作納入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覈,並出臺40項配套文件、明確400多個主要政策點;省市縣均成立產改聯席會議,省級層面選取5個設區市、110家企業先行試點,帶動市縣785家企業參與。如今,“工人至上”理念在江蘇全省蔚然成風,實現年均新增高技能人才15萬以上。

與此同時,這場涉及產業工人的改革席捲黑土地和川西平原。

在黑龍江,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成爲激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新活力的重要抓手:聚焦提升職工技能素質這一核心任務,在全省開展勞動、技能、創新、節能、安全“五個百萬”職工勞動和技能競賽;爲留住適齡勞動力資源,破解企業用工難和技能人才老化問題,以齊齊哈爾市爲試點,由市總工會牽頭推廣“人教崗”模式,推動職業教育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爲壯大產業工人隊伍提供保障。

千里之外的四川成都,則實現了“以產興城、產城融合”。包括實施“產業生態圈人才計劃”,打破產業工人職業轉換、崗位調整、職位晉級限制;市場化運營蓉漂人才發展學院、成都工匠學院,每年免費培訓超過50萬人次;將工業園區打造成爲功能複合的高品質生活社區,建成首批40個示範性產業社區;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引導產業工人與城市一同發展、建功立業。

在首批試點的13個地區和企業中,類似的經驗不勝枚舉。各試點單位以問題爲導向,立足各自實際,爲努力打造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積極探索創新。

——中國中車集團探索建立健全培養、考覈、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激勵機制,推動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在國家確定的5個技能等級基礎上,爲技術工人增設5個發展層級。

——國家電網公司實施了四級四類人才管理模式,應用“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推進“職務、職級、專家”三條職業發展通道互通等提高產業工人技能素質。

——甘肅金川公司實施一線工人代表參加公司黨委全委會、總經理辦公會、安委會制度,並建立以鑄魂引領、優化職業發展空間、科學維權爲主要內容的產業工人發展成長機制。

——山東豪邁公司提出“合夥合作”的公司治理模式,提高職工主人翁地位,吸納優秀職工入股,有20%的職工成爲股東。

——浙江寧波舟山港、河北曹妃甸港探索創建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的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把聯盟拓展到港口行業13家骨幹企業。

——廣東省作爲完善勞務派遣工管理機制的試點,積極推進勞務派遣用工實名制信息化管理,將勞務派遣工等重點羣體納入工會就業服務範圍。

在試點單位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地方和企業加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之中,從一個個樣板,變成“滿園春色”。

這項重大改革只有進行時,永遠在路上。日前,第二批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工作已經啓動。與首批試點不同,此次全部採用項目試點方式,圍繞改革的五大任務確定11個項目,針對改革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試出方向、試出成效,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取得新的積極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