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紛紛“出圈” “知識輸出”大可多幾個舞臺

“知識輸出”大可多幾個舞臺

鮑南

劉擎羅翔大衆眼中知識分子,近段時間成了《奇葩說》《脫口秀大會》等網絡綜藝裡的“紅人”,也帶火了“人是目的而非工具”“審美的偏狹是一種智力缺陷”等文化梗。不過在觀衆感慨“吐槽也得多讀書”時,也有不少人嘆息“學術流量低頭”。對於知識分子該不該“出圈”的爭論,激烈程度堪比節目裡的辯論

人們傳統認知裡,知識分子就得埋頭學問,不能與流行爲伍。如今他們成了網絡綜藝的“主咖”,社會驚豔之餘驚訝更多不難理解。但仔細想來,知識分子的責任本就是生產傳播思想,過去很多知名學者作家也是社會活動的積極參與者,絕非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要不是特意迎合媚俗流量,知識分子參加點脫口秀之類綜藝節目,讓對社會問題的討論少點“純撕”,多點文化味兒、思想味兒,順道普及專業知識,激發大家“多讀書”的興趣,有何不可?

網絡時代,閱讀日趨碎片化,這與哲學法學史學人文科學的艱深形成鮮明對比,也在無形中消解着大衆對於後者的興趣。人文領域的知識分子如果繼續窩在象牙塔中,或者拘囿教室的三尺講臺,恐怕會讓公衆對人文知識更加疏遠。因此,知識分子不僅需要立足專業領域把學問做精,亦不妨面對大衆尋找更多知識的“打開方式”,利用網上潮流進行一場人文教育普惠

從這些率先“出圈”者的受歡迎程度也可以看出,已經有相當一批觀衆對“愚樂”心生反感。而人文科學恰恰能在急速發展的時代中,幫助人們找到精神家園。對於廣大知識分子來說,尋找高企的社會精神文化需求與新技術玩法之間的“黃金結合點”,透過邏輯、思辨感染更多人,也有助於矯正大衆通俗娛樂的下行趨勢

“我們如果不去做的話,只是滿足了孤芳自傲的自滿。”劉擎教授的話不無真誠。讓“知識輸出”多幾個舞臺,照亮更多人的生活,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