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特殊之年的光影變幻

(年終特稿)2020,特殊之年的光影變幻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電 題:2020,特殊之年的光影變幻

中新社記者 高凱

從徹底熄滅到再次亮起,從一片沉寂到重燃雄心——在幾乎每個人的磁場都因疫情而發生突變的2020年,此間大銀幕經歷前所未有的震盪,這方一直以來爲人們提供短暫夢境屏幕,在現實世界中與人們一同體味着充滿偶然與必然的所謂命運。

驟停

7部頭部影片齊聚,近年被稱作黃金檔的春節檔在2020年初尤其顯得紅火熱鬧,然而期待中的“開門紅”戲劇性地被“驟停”取代,禁閉大門的電影院與門外的所有人一同陷入黑暗。

在這意外的“驟停”時刻,中國影史迎來了特殊的一筆——撤出電影春節檔的《囧媽》除夕宣佈,將於1月25日(大年初一)零點起免費上線——這被特殊形勢“逼”出的應對,無形中打破了影院和線上的二元對立。由此,“院轉網”成爲了今年的一大熱門話題

新的合作模式於“驟停”後開啓,據統計,2020年,共有19部影片選擇了線上上映,儘管業內對此頗多爭論,但多出的途徑意味着風險的降低,對於電影的生產而言,這無疑是有效的助力

重啓

“全網絡實名售票;交叉隔座,距離1米以上,上座率不超過30%;每日排片時間減半;單片時間不得超過兩小時;原則上禁止售賣飲料零食影廳內原則上禁止食用食品。”這將成爲人們在2020年特殊的影院記憶。

熟悉場景中的所有不同被放大,提醒所有人“我們正在經歷歷史”。

儘管一切不是原來的樣子,但經歷了半年多的停滯,中國內地院線還是迎來了全面復工。特殊時期的事實證明,歷經百餘年,大銀幕的光影早已從其誕生初期的“不祥之物”變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心靈藥劑”。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從徹底全停中重啓的全國影院復工率從最初的不足10%逐漸上升,不到一週,已達43.63%。票房方面,從單日350萬元(人民幣,下同)一路上升至3315.3萬元。

救市

2020年,《八佰》不能不提。

或許在影片中,長阪坡趙子龍騎白馬是個蒙太奇,但在當時的內地院線,《八佰》無疑就是院線的白袍神將,很戲劇,但又很真實。

在影院內外的期盼之中,這部被看作救市之作的影片於8月21日定檔。

投資超5.5億元,集結王千源姜武張譯姚晨等衆多實力派知名演員,亞洲首部全程IMAX攝像機拍攝的電影,實景搭建超過20萬平方米,《八佰》是絕對意義上的“大片”。

事實證明,《八佰》憑藉自身的“高質”不負衆望,這部國產戰爭片一路奏凱,成爲2020年這個特殊年份中首部連續十多天票房破億元的電影,最終票房甚至突破30億,打入中國電影票房總榜前十名。

知名影評人尹鴻認爲,《八佰》在視聽節奏的打造、人物羣像的塑造、對於戰爭場面複雜的鏡頭調度上都達到頗高的水準,該片把中國戰爭電影推上了一個新高度。

對於電影業界來說,《八佰》的巨大成功無疑是一次非常有力的提振,這種強力或將促進更多優質頭部影片的上映,進一步助推國內電影市場回暖。

奪冠

在這特殊的2020,中國電影還完成了一次“奪冠”。因爲全國疫情防控得力,再加上整個電影行業積極自救,10月15日零時,今年的中國電影票房市場以近20億美元的成績,正式超越北美,歷史上首次佔據全球首位。

應該看到,正因爲年份的特殊,此番“奪冠”對電影行業本身而言,意義折扣頗多。美國因爲疫情原因,大部分影院依舊無法開業,爲了應對疫情,有些商業大片如《007:無暇赴死》《壯志凌雲2》《黑寡婦》等紛紛調到了明年上映,同時還有一部分影片紛紛轉戰流媒體平臺。

與全球冠軍相比,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飛速回暖更值得欣喜。

中國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稱,10月1日至7日,中國電影票房約爲36.96億元,票房成績僅次於2019年同檔期(7天44.6億元),位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已經恢復九成。

未知

近年來中國的電影消費一直在增長。貓眼專業版顯示,2014年電影總票房爲294億元,2019年迅速升至641億元,2020年,這一勢頭必然遭受重創,截至目前,中國內地今年的總票房尚未達到200億元。

讓人保持樂觀的是,從今年的國慶檔這一重要節點來看,觀衆觀影需求依舊旺盛。此後雖然平靜頗長時間,但近日《拆彈專家2》《送你一朵小紅花》等國產片的上映亦有逐漸點燃票房的勢頭。

然而一些大環境的問題亦不得不考慮,業內的共識是,電影市場很大程度上由供給拉動,疫情對於影片生產的影響顯而易見,尤其是進口片。2020年,儘管還有《信條》和《神奇女俠1984》的加入,但與往昔的數量和質量相比,進口片在此間的存在感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此種情形在未來很難說能得到多大改觀。

即便觀影需求仍在,優質內容供給若是無法持續,此間院線或將受到實質意義上的打擊。

對此,尹鴻直言:“過去20年我從未擔憂過中國電影市場的正向的增長,但今年的特殊狀況,如果整個電影的供給不足真的令大家慢慢不再習慣電影院看電影,那對於整個電影市場就會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傷害。”

他強調,要強化影片供給,創造電影院的熱潮,觸動觀衆保持和擴展觀影習慣。

無論外部情形爲何,電影本身的光影魅力始終因其與人本身的情感聯繫而存在,爲觀者造夢的同時,它也是電影人的夢,這原力將助其生存。

當一切改變真的到來,電影勢必也將選擇改變,未知在前,或許就像疫情之中著名導演李安所言,“電影人必須想到新的拍片方法,做一個革命性的改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