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反思的家長是子女的災難

作者:澎湃新聞 守一

教育子女過程中,到底該扮演怎樣的角色,這可能是困擾所有父母難題

女兒現在讀五年級,在這之前的數年裡面,我是屬於比較放養的那種父母。非常認同孩子只要開心就行,生命自然會找到出路這類的雞湯

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隨着孩子年齡漸大,考試升學壓力不再顯得遙遠,尤其是眼看着“別人家孩子”在教育的賽道里越跑越認真,焦慮感也日漸顯現。還能讓孩子瘋玩,而不去督促她的學習嗎?任由孩子自然生長而不加強制性的引導,真的是明智選擇嗎?如果要去幹預她的時間人生規劃,保持怎樣的分寸才最理想

最近看到河南商丘一位開私塾父親和他“樣品”女兒的故事,覺得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這位父親在“別具一格”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很早就規劃了女兒的人生,女兒5歲學會了3500個常用漢字,10歲參加商丘工學院單招考試,以352分的成績成爲一名大專生。13歲畢業,現在在這位父親的“私塾”裡當助教

這種把孩子過早推進人生賽道的教育,算得上是成功嗎?相關新聞後面的留言很有爭議,有人覺得這種教育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覺得這是毀了孩子。當然,有些反感是因爲這位父親把這種教育模式做成了生意,卻沒有能夠成功培養出第二個“大學生”。拿別人的孩子做試驗比拿自己的孩子做試驗,要承受的評判標準自然不一樣。如果拋開這種“私塾”是否合法、能否存在的爭議,單從一個家長的角度看,把孩子當做試驗自己教育理念的“樣品”的做法,是可以接受的嗎?

媒體的報道中,有很耐人尋味的一些對話。提到這位女兒基本沒有朋友,孩子的母親說:“凡事還是要靠自己。還看你交什麼樣的朋友,我覺得要交益友、交良友。”提到孩子可能不願意過這樣的人生,母親說:“要說她不願意,那公立學校的孩子也有很多的不願意。只不過不願意和不願意的地方不同而已。”

不難發現,面對一個活生生的人可能面臨的具體煩惱,這位母親用的全是抽象的大道理來打太極。而對於女兒現在的沉默寡言,肉眼可見的不開心,父親的感慨是——“是青春期到了吧。”這個父親眼中成功的“樣品”女兒,真的就像一個沒有生命的樣品,沒有釋放出這個年紀或者說一個正常人該有的喜怒情緒

如果這是我的孩子,我會覺得很不安,一定會反思之前的教育和規劃,是不是給孩子造成了重壓或困擾。可是這對父母呈現出來的,卻是絕對的自信,還準備讓兒子15歲再去考試,再去複製一個他們想象中的“樣本”。不知道他們是爲了生意而要堅持“以身作則”打廣告,還是發自肺腑地堅持這種教育理念。

無法用成功還是失敗這樣的標準去衡量他們的教育,只是覺得,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以爲是地打造一個模具,早早就設定了孩子未來的樣子,拒絕根據孩子生理心理變化調整、去反思改進,那可能會自斷和孩子溝通的管道。也許這世上不存在絕對沒有遺憾的教育方式,而人生是不可逆的,錯過的很難彌補。可是沒有願意溝通和調整的意識,那也就斷絕了未來可以更好的可能。這是我從這個“樣本”故事中,汲取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