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歌劇《晨鐘》將上演 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收官

於浩磊陳朝賓演唱歌劇晨鐘》片段。 本報記者 葉辰亮

“哪怕我們遠隔千里,我們的內心向着同一個目的……她就叫中國共產黨!”這段講述李大釗雪夜送別陳獨秀前往上海抒情二重唱片段,昨天下午由上海劇院原創歌劇《晨鐘》主演於浩磊、陳朝賓在上海大劇院激情唱響。尤爲特殊的是,見證演員唱響這段旋律的,還有另一組南陳北李”。借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休館翻新之機,上海歌劇院和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聯合策劃了“‘南陳北李 相約建黨雕像陳列活動。作爲展廳中的重要展品,“南陳北李”雕像首次“走出”一大會址,在上海大劇院特別展出。

原創歌劇《晨鐘》以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爲主人公,展現以他爲代表的一批中國共產黨先驅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爲共產主義慷慨赴死之初心使命與偉大品格。而這,也是上海文藝工作者身處黨的誕生地,希望以創作致敬革命先驅、禮讚城市的使命與初心使然。

“上海應該是出大作品的城市!”作爲新版《晨鐘》的導演,熊源偉感慨儘管這次合作的上海歌劇院演員都是年輕人,但大家都有一種精品意識,讓這部作品真正打動當代觀衆。接手該劇後,熊源偉仔細研究專家的修改意見,將該劇的創作重點歸納爲三方面——戲劇性、歌劇性和情感性,進而最終與主創爲該劇梳理出“尋道——行道——殉道”的戲劇線索。

“尋道”“行道”“殉道”六字,不僅是主人公李大釗偉大一生的寫照,更是先賢們探索中華民族的未來,第一代中國的共產主義者對理想信仰的身體力行。而這也正是上海歌劇院與新主創團隊的共鳴,新版《晨鐘》爲一百年前的“晨鐘”謳歌,更爲一百年來不忘初心、浴血奮鬥、艱苦開拓的一代代前赴後繼的革命青年們謳歌。在具體創作中,熊源偉特別提到,作爲講述中國故事的原創歌劇,他尤其希望在歌劇這個西方藝術樣式中,融入東方寫意詩化的特點。

回望自該劇立項之初至今的四年多時間裡,圍繞劇本音樂舞臺呈現等各個方面,上海歌劇院聽取各方意見幾易其稿,並通過音樂會版、舞臺版、巡演版、講演版等多個版本數十場的演出邊演邊改。今年疫情發生以來,上海歌劇院絲毫沒有懈怠,歌劇《田漢》、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接連首演,新版《晨鐘》也在積極孕育之中。

“這次修改可以說是最充分的一次。”作爲該劇的作曲,再次拿到劇本的作曲家許舒亞同步對音樂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在這個過程中,他再次爲其中的歌詞所深深打動,爲之譜出了更爲動人抒情的詠歎調與激勵人心的合唱段落。他說:“希望這部劇的音樂,能夠長久地留在上海歌劇院的曲目庫裡。”昨天活動現場,作爲劇中李大釗的另一飾演者韓蓬演繹的《爲了四萬萬同胞》唱段就是其中之一。“我要在這裡站着死,是爲了你們(四萬萬同胞)能夠站着生”——這句讓許舒亞尤爲感動的歌詞,透過他再度譜寫的鏗鏘旋律,直擊人心。

在劇本、音樂都作出重大調整的同時,《晨鐘》此番還邀請了多媒體設計師豐江舟加入主創團隊,對多媒體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上海上海”和“相約建黨”等多段的多媒體投影將煥然一新呈現給觀衆。另外,該劇的部分舞美道具,在力求更有質感、兼顧歷史與當代審美的同時,也通過二度創作,爲演員的舞臺調度提供更大便利。

該劇將於28日、29日上演,爲“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收官。之後,《晨鐘》劇組將再次進入下一輪的修改週期,力爭在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以精品姿態亮相。屆時,該劇將展開全國巡演,並有望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記者 黃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