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保法通過「山豬吊」草案 動團批過度擴張狩獵

去年12月1頭臺灣黑熊受困「山豬吊」陷阱,其中右前掌肢傷口壞死。(臺東管處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本週一(22)初審通過「保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中第19條第6點修正通過改爲「使用鋼製吊索、陷阱、獸鋏或特殊獵捕工具」,鋼製吊索就是俗稱的「山豬吊」,動保團體今日發出聯合聲明,認爲不應鬆綁各項原住民狩獵規範,否則恐過度擴張狩獵行爲。

抗議22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上野保法修正草案恐導致狩獵過度擴張,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臺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臺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關懷生命協會、世界愛犬聯盟、臺灣動物平權促進會、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臺灣愛狗人協會、亞太小動物獸醫師聯盟等9個團體共同發佈聯合聲明。

該聲明指出,經濟委員會3月22日排審多個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案,其中第19條新增禁止使用獵捕野生動物的工具「鋼製吊索」,然而修正條文也指出若屬原住民族傳統獵具則可不受限制;針對不斷鬆綁的各項原住民族狩獵規範,在一片恢復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轉型正義的「政治正確」呼聲中,動保團體憂心動物在未來持續遭受不人道工具獵捕,承受巨大傷害。

該聲明表示,任何人或族裔都不應使用不人道的獵捕工具與身份例外獵捕野生動物,以現在山林間常見遭放置的鋼製吊索,也就是如稱的山豬吊與獸鋏爲例,因爲其「無差別捕捉與堅不可摧」的特性,重傷受困的動物爲了逃走只好自殘咬斷肢體慘劇,對動物造成的痛苦與傷害十分巨大。

該聲明指出,尊重原住民族文化傳統,但反對「狩獵行爲」的過度擴張,然而動保團體每每提出原住民族狩獵權利的疑慮時,就會被冠上「不尊重、歧視、分裂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標籤,但提出警語絕非指責誰要爲環境惡化負全責,而是要提醒人類活動範圍對野生動物棲地大規範侵犯,幾乎已讓野生動物「無立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