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最後一塊拼圖 身心治療

中山附醫身心科主任朱柏全指出,癌症病患如出現憂鬱症9大症狀,就應該尋求專業身心科醫療團隊協助治療。(馮惠宜攝)

乳癌康復後出現憂鬱症的患者小珠(左)經中山附醫身心科主任朱柏全治療後,病況獲得控制。(馮惠宜攝)

癌症治療好了,居然還是不想活?!52歲乳癌患者小珠(化名)4年前罹患乳癌,經兩年化療手術以及放化療後,癌症控治良好,但卻仍不自主的想哭和不想活,後來竟爆發過度換氣症候羣經轉介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治療,現在她說,只要一睜眼看見陽光,就感覺到自己又賺了一天。

中山附醫身心科主任朱柏全表示,根據研究指出癌症病人自殺風險是一般人的2至4倍,在臺灣,將近半數的癌症患者有適應障礙、焦慮、憂鬱、失志情緒問題,因而有不少醫院在傳統治療外也注意到患者心理照護,甚至發展身心腫瘤醫學;他認爲身心科團隊介入協助癌症患者,可以讓抗癌效果更加乘。

病友小珠也站出來現身說法,他回憶在106年6月確診獲得罹患二期乳癌,歷經哭泣憤怒、酗酒、封閉自我,雖然受到家人鼓勵後願意正視病情,接受一連串的抗癌治療,但治療過程仍不免擔心醫療費用複發率,在108年間完成所有治療後,即定期追蹤;但抗癌成功後她仍然會莫明的想哭,不想活;最後還出現喘不過氣「過度換氣」掛急診,這期間也一直接受朱柏全的門診治療,透過藥物諮商,她說,現在每天醒來看到陽光,就會告訴自己又賺了一天。

朱柏全強調,所有疾病對患者而言都是一種壓力,雖然醫學進步,癌症治療有很大進展,讓患者有治癒的機會,但癌症控制住了,歷程中擔心、害怕、憤怒等情緒仍必須專業的醫療團隊協助照護,才能真正獲得身心療愈。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專線:1925(依舊愛我)24小時服務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