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迎接市場化 擁抱新週期

前不久,國務院通過《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未來1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可以說,“十四五”期間新能源汽車有了非常明確的發展方向。對此,業內人士也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要意志堅定,且要有足夠信心去推動產業的市場化發展。

■產業發展路線已達成共識 “從油井油箱”還需進一步明確

“國務院通過《規劃》,對我國汽車產業而言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會提振產業創新發展的信心,特別是‘新四化’轉型的信心。”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看來,國務院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新10年發展規劃,意味着汽車產業的轉型包括電動化、智能化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對產業本身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是榮譽也是擔當。”付於武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強調,“十四五”期間,全球的汽車產業、企業,如大衆等“百年老店”都在轉型。中國在此時出臺針對未來10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非常及時,也爲“十四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指明瞭發展方向。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學術委員會專家、中汽中心政府智庫專家委員會專家李萬里也表示,《規劃》明確了下一個1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基本脈絡已經清晰,幹什麼、怎麼幹、幹多大,這些國家都已經有了清晰的規劃,也讓行業看到了明確的發展方向,併爲此做好充分的準備。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關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一些爭論已經逐漸有了共識,這爲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中國汽車工業諮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表示,多年來,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始終是有爭論的,包括技術路線、發展速度、政策支持力度燃油車退出時間等各個方面。“這不奇怪,新興戰略產業要發展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有爭論在所難免。”在他看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在業內外對新能源汽車的爭論已經沒那麼大了,消費者對於安全性和續駛里程的擔憂也減輕了,對於造車勢力的看法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甚至有聲音稱,“使用強度較高的新能源出租車、網約車等,其全生命週期成本(TCO)已優於燃油車,這些變化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也表示,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家已經達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並舉、節能汽車要實現混動化的共識。

李萬里強調,從國家層面來看,我們之所以發展新能源汽車很大原因是要改變能源結構、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這不是汽車業一個產業能完成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源行業的變革。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已經呈現較清晰的脈絡,但對能源行業在今後若干年間結構調整的力度還不十分清晰。從能源到汽車實際上是“從油井到油箱”,再“從油箱到車輪”的過程。也就是說,“從油箱到車輪”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脈絡已經明確,但“從油井到油箱”還需進一步明確。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曾提出,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佔比要達到31%,到2030年則要達到50%。若增加20%的份額,水電核電發電的發展潛力是多少?可再生能源分擔的發電指標可達到怎樣的水平?還不是很清晰。“我們在關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之際,也必須考慮純電動汽車用的電是怎麼來的,其中水電、核電、可再生電能佔多大比例,能否達到推動能源結構優化的目的,能源部門應給出明確迴應。也只有如此,才能讓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發揮更大的作用、更有意義。”李萬里如是說。

■即將從培育期進入快速發展期 要抓住市場化發展關鍵機遇期

付於武認爲,“十四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要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要明確方向,堅定不移。“電動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的關鍵,不要有任何猶豫。”他說。第二,對當前所處的地位有明確的認識。經過多年發展積累,我國在電動化方面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發展基礎。從國家層面來看,我國發展電動汽車也有一定的市場、制度優勢。付於武指出:“我們在對電動汽車的科技規律的掌握上已經具備優勢,因此一定要有自信。”第三,當前,整個產業處於一個特殊時期。中國汽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既是龍頭產業,又是支柱地位,新能源汽車更承擔着重要責任。“這是一個全局性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問題,汽車人要有擔當,要有更好的表現。”付於武說。

爲更好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產業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已經發布,其中,對電動化發展做了比較完整的描述,包括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規模要佔到我國汽車總產銷量的20%,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體量。付於武認爲:“按照3000萬輛的產銷量來計算,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要達到600萬輛,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從全球來看,這個市場規模也是最大的。”王秉剛也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即將走出培育期,迎接快速發展期,產業鏈要做好部署,不能錯過機會。“經過近10年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走過以政策激勵爲導向的培育期,來到了典型的新興產業S型曲線的轉折點,從政策爲主進入市場導向爲主的新發展週期,這意味着新能源汽車將進入快速發展期。”王秉剛說,“雖然汽車產業今年受到整體經濟情況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這其中的發展機會也顯露出來。不過,目前很多投資者和企業家只關注到了整車廠,沒有看到背後巨大的產業鏈,這是非常大的發展機會。”

在業內人士看來,“十四五”期間或將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化發展的關鍵期,各方將在市場化競爭中迎來真正的考驗。

■競爭引起的結構調整將會加速 核心技術仍是產業發展關鍵所在

“特斯拉在中國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功,歐洲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和產銷量迅速增長,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產銷量也在持續提升,大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信心也在增強,這都是讓人感到高興的變化。”安慶衡進一步強調,國務院通過《規劃》,足見政府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視。“我們不必太在意《規劃》中提出的具體指標,20%的佔有率是政府的期待,但最後還得由市場決定。”他說。

市場決定的時代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安慶衡認爲,在市場化發展過程中,激烈的市場競爭是必然,“十四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這種變化在今年已經有所顯現,如多家造車新勢力的集體“暴雷”。雖然今年的行業調整有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但不可迴避的是,真正邁入市場化發展之後,這種因競爭帶來的結構調整將不可避免,甚至會調整得更快。

另外,核心技術仍將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所在。《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王秉剛強調,動力電池的產業鏈佈局要兼顧技術進步與市場需要。在他看來,動力電池技術要具有多樣性,包括能量型、能量功率型、能量功率兼顧型。“電池應用上可以分普及型、商用型、高端型三類,這三種電池對性能、壽命、成本的要求都要有區別,應該根據市場的需求,來確定電池的類型。”業內人士普遍認爲,掌握關鍵技術,並根據市場需求做好應對,纔是企業生存的根本。這也是“十四五”期間,市場化發展對產業、對企業提出的要求。本報記者 王金玉 《 中國汽車報 》(2020-12-07  0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