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迎來風口 新人才仍有缺口

最近一個時期,以5G、人工智能工業聯網代表的新型基建,成爲國家重點投入的發展領域,也帶動了相關行業就業規模不斷擴大。不過,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問題也開始顯現。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今年,新基建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列入“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重點支持範疇。在此背景下,各地紛紛加大新基建佈局

今年,上海市印發“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形成了上海版新基建“35條”,提出到2022年底,推動全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創新能級邁向國際一流水平,包括新建3.4萬個5G基站,新建一批科技和產業基礎設施,新建1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新增1.5萬臺以上智能配送終端等;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也提出,基礎設施建設聚焦城際軌道、5G通訊爲代表的新基建;河北省今明兩年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擬開工和在建項目約140項。

新基建迎來風口前沿行業企業也積極參與其中。比如,騰訊公司宣佈未來5年將投入5000億元,用於進一步佈局新基建。其中,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服務器、大型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物聯網操作系統、5G網絡、音視頻通訊、網絡安全量子計算等都將是騰訊公司重點投入的領域。

記者注意到,今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了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人工智能訓練師、全媒體運營師等新職業。這些新職業或多或少都與新基建相關產業有關。

不過,與產業蓬勃發展相對應的是,許多新興產業所面臨的人才稀缺問題日益凸顯。智聯招聘日前發佈的《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長期存在,年底將達417萬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發佈的《2020年第二季度應屆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也顯示,分行業和職業來看,新職業、新基建人才缺口較大。

以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爲例,根據人社部發布的相關報告測算,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目前存在較大缺口,國內供求比例爲1∶10,供需比例嚴重失衡。不斷加強人才培養、補齊人才短板成爲當務之急。

面對新技術、新產業帶來的挑戰,人社部近日組織實施的人才服務專項行動明確提出,要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領域,研究開發專業技術類新職業標準,依託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開展新職業專業技術人才研修培訓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王志良認爲,如今人們已經不再僅僅滿足於享受“隨時”的快捷和“隨地”的便利,更希望“隨物”的自由。物聯網的大力發展,爲人才就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機遇和方向。因此,應該注重培養高級技術人才,制定激勵措施,形成主要由市場配置人才資源、促進人才流動的機制營造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滿足產業不斷髮展的需要。

業內專家表示,要應對人才危機,一方面,教育領域要及時主動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專業設置與調整的動態機制,及時迴應社會和產業對人才的訴求,使其能快速響應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需要。另一方面,考慮到新基建涉及許多融合產業的企業,未來“新基建+”模式將誕生大量交叉職業,因此新基建推進有賴於培養交叉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