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五感體驗 把珍貴自然帶進教室

林園紅樹林保育學會總幹事林麗蘭到校教學,將溼地公園草木帶進校園,強調「五感」體驗。(林園紅樹林保育學會提供/洪靖宜高雄傳真)

許多人對林園的印象,直覺就聯想到石化重工業聚落,其實有人正在努力維護地方珍貴生態。林園紅樹林保育協會在地深耕,致力生態教育,推行「到校教學」,強調「五感」體驗,教育不侷限於教課書上,還能透過觸覺、聽覺、嗅覺甚至味覺,讓出生在林園的孩子們,能夠知道自己的家鄉有多特別。

走訪林園溼地公園,林園紅樹林保育協會成員對於公園的每一樹、每一草到每一果,講解特色,信手拈來,一聲清脆的「嘰哩…」鳥叫聲,就能快速分辨是小雨燕來作客,林園紅樹林保育學會總幹事林麗蘭隨手拿起地上一朵花,簡單纏繞幾下,就成了一隻獨特花戒。

林園紅樹林保育學會於2005年成立,一開始是由一羣中芸國小老師集結而成,共同研究林園生態,隨着時間推演,投入生態及環境教育,愈來愈多興趣相投的成員加入後,共同參與政府計劃,定期舉辦生態保育活動,設計增進溼地生態與環境永續相關的知識性闖關遊戲,也與在地社區及其他社團成爲合作伙伴。

學會最着重就是「到校教學」,固定深入林園區各級學校,強調「五感」體驗,除了視覺之外,還可以摸、聽,甚至可以嘗,將溼地公園珍貴事物帶進校園,告訴孩子們,林園有這麼棒的地方。林麗蘭舉例,許多種子、樹枝乍看之下沒什麼特別,但其實馬鞍藤能製作成跳繩,花草能搖身一變成戒指,天然教材都能成功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懂得生態之後,就會更愛惜生態!」林麗蘭說,學校最缺生態教育,因此不能僅止於教科書上的圖片,而是親自感受,尤其像林園長期缺乏知名觀光景點,如今在衆人努力下,讓溼地公園肩負起生命及生態教育意義,盼來此的遊客能收穫滿行囊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