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午餐搞非基/基改黃豆滾出校園午餐

作者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共同發起人陳儒瑋

近日因行政院意欲推動臺灣開放種植基改作物政策,引發學者民間團體食品業者熱烈討論基改食品的優劣及對健康的影響,其中基改黃豆則是最常被拿出來爭論的例子。我們自2014年10月發起「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以來的,最常被民衆質疑與詢問的,同樣也是「基改豆製品到底有什麼問題,讓你們如此反對,無論如何都要它退出校園午餐?」。

發起行動之前,我們曾研究各家學校的午餐菜單,豆製品幾乎是普遍使用的食材。而豆製品的問題,除了殷鑑不遠的二甲基黃禁用色素事件外,其所使用的原料有相當高的比例都是使用基改黃豆。

在要求縣市首長及民衆支持基改作物退出校園行動的說帖裡,「飼料級」、「年年春殘留量過高」及「基改食品風險未定」是我們所提出的主要三個理由,而這不僅適用於學童的校園午餐,用來檢視臺灣人每天的日常飲食也是十分恰當。

理由一:抵制飼料油當然更要拒絕飼料豆

去年爆發的頂新飼料油事件,引發全臺憤慨,大家開始自嘲每天吃下多少飼料油不自知,更讓政府再度修正三讀通過今年二月甫修過一次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不過你可知道,我們每天正在吃的各式基改豆製品,原料都是來自所謂的飼料級黃豆?

對此,大家應該比飼料油更值得生氣吧?

同樣的,校園午餐中幾乎每天都有一道豆製品,諸如豆腐豆乾豆皮、味噌湯或豆漿尤有甚者素食菜單中,更有一天兩道以上的情形小孩吃的到底是營養還是飼料?

不過在這件事上,你會常聽到「基改黃豆哪有分什麼飼料級或食品級,別被危言聳聽的民間團體騙了。」這樣的反駁,但請務必要了解真正的原因是,基改黃豆在國外都是拿來餵食牲畜用,當然無需區分食品級或飼料級。

理由二:基改黃豆的年年春殘留量特別高是有原因的

依臺灣制定的《農藥殘留量容許量標準》來看,稻米嘉磷塞(年年春)容許量爲0.1ppm、毛豆爲0.2ppm而黃豆卻爲10ppm,看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奇怪,毛豆和黃豆都是屬大豆,爲何容許值差這麼多?

這得從臺灣的黃豆有九成是來自進口的基改黃豆說起。

由於這些基改黃豆具有抵抗年年春(農藥)的特性,因此在耕種過程中,可大量施灑年年春而不用擔心黃豆會因此死亡,這也導致基改黃豆有着嘉磷塞含量偏高的問題,而目前美國容許量標準爲40ppm。因此你可以想想,如果臺灣將黃豆的標準調高與毛豆一樣的0.2ppm,我們所大量倚賴的美國基改黃豆能夠進口嗎?

一樣的,你也會常聽到政府發表「相較日本與歐盟的嘉磷塞殘留容許量標準爲20ppm,臺灣是非常嚴格的。」的這般迴應,但問題是,臺灣政府根本沒有將嘉磷塞納入農藥殘留檢驗啊。

所以,你的小孩在學校吃的,是農藥還是營養?

理由三:基改作物對人體風險上尚未有定論,別讓孩子成爲白老鼠

國際間對基改食品的安全性,爭辯不休且屢有新資料證據呈現,對橫跨科學、社會、健康、土地及國際正義議題的基改作物而言,我們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目前尚無法證實其對人體健康的真正風險。

因此,面對可能的風險,我們應該採取預警原則,先認爲基改作物有害而採取預防措施。例如:要求基改實驗結果必須透明,基改產品必須標示以供民衆選擇等等…。

一般認爲,基改食品對人體會產生什麼影響預估經歷一個世代約30年纔會逐漸顯現,而基改作物的商業化種植開始於1996年,至今也不過18年時間,目前在校大量食用基改黃豆的臺灣學童,正成爲這一波全球基改臨牀實驗的白老鼠。

不忍心讓小孩成爲白老鼠?那就先把基改豆製品踢出校園吧!

●作者/陳儒瑋,自由工作者、環境教育認證人員、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共同發起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