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怎麼改?學者提三大意外 憂心「稅損恐動搖國本」
財政部昨(12)日在臺北大學三峽校區舉辦「我國投資所得稅制改革座談會」。針對稅改方案,政大財政系副教授陳國樑指出,此次財政部稅改「配套變主角」,產生的稅損恐動搖國本,財政部應認真思考如何亡羊補牢。
陳國樑表示,他對本次稅改有「三大意外」:一、原本規劃的稅改應是針對股利所得,但如今卻「配套變主角」。他指出,財政部擬以稅改增加的1,253億元稅收,進行1,322億元減稅規劃;然而一旦最終營所稅無法由17%調至20%,產生的稅損將「動搖國本」。
二、爲調高營所稅,財政部因而調降未分配盈餘稅;但因加徵在未分配盈餘稅的負擔,遠低於股利所得在股東階段的稅負,加上美國政府也有課徵15%累積盈餘稅,並非企業界所指「阻止企業成長稅」,若調降未分配盈餘,難免讓人認爲在迎合企業。
陳國樑指出,第三個意外,則是此次財政部選擇將股利所得稅改方案用甲、乙案並陳,「這凸顯財政部的猶疑不決」。他認爲,兩個方案中,一個是併入綜所稅課稅、另一個採用分離課稅,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方向。
陳國樑建議,財政部應該亡羊補牢:若最終營所稅無法如預期由17%調至20%,或最後未分配盈餘稅必須全數取消,甚至提高綜所稅扣除額,最終所造成的稅損該如何彌補?都應該先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