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臺中午茶風奢華級大空間

文/李莘

臺中人運用空間之奢侈,可是會讓臺北店家爲之氣結。當臺北店家精算着那兒再多加張桌子塞把椅子,臺中消費者正在室內優閒的蕩起鞦韆。挑高空間、城堡、獨立庭園……,這些在臺北是奢侈,但到了臺中變成了理所當然,加上老天爺賜與的好天氣,讓在臺中吃甜點,變成一件視覺與味覺都享受的樂事

收納2500坪光影綠意

純白建築的「光之乳酪」一年前在臺中誠品綠園道上的戶外文創街區「勤美術館」開張。整家店像個大型玻璃帷幕溫室,把臺中得天獨厚的特產:光影和綠意統統收進來,彷彿天生就長在那兒。開幕十個月,卻成爲管區二千五百坪內人氣最盛的亮點。

不過如此精心打造的空間,卻只能經營十五個月,年輕頭家林宸宇說,這一塊區域是建商臨時規畫出的美術館,因此,時間一到就要拆除。幾百萬的投資,然後像樣品屋一樣拆掉,瘋了嗎?對首次創業的林宸宇而言,這反倒是個令人興奮的實驗。

他一開始就決定以「光」爲概念,用純白的骨架綠地呼應,挑高近三層樓,沒有隔、滿是落地窗,通透的空間,讓內外沒有隔閡,到了下午兩點美術館開放,玻璃側門也會打開,人們逛着逛着,自然而然就走進來。

紅豆餅大小,乳白表皮皺皺的,稱不上漂亮,光之乳酪卻有種樸實的可愛。透過廠商,林宸宇在日本北海道第一次嚐到「半熟」乳酪,一吃驚豔,「口感清爽,吃下去就融化了,雖然奶香濃郁,卻不像歐美乳酪那麼鹹。」甚至有點微酸。所謂半熟,「就是在烤盤中放進冷水,用隔水加熱的方式,半蒸半烤。」多了水分保溼,所以蛋糕質地軟嫩,吹彈可破。乳酪蛋糕不再是隻分輕、重。光之乳酪把蛋糕變得像咖啡,讓你自己決定濃淡的層次。

七種風格的甜點聚落

一家店裡有七家甜點店?去年九月,臺中草悟道向上北路的一處轉角,出現了一棟特別醒目的建築,像歐美人家的斜屋頂,綠花園、白色迴旋梯,牆面與屋頂都嵌進玻璃帷幕,讓天光自然流泄進屋內。

它叫甜點森林(Sweets Woods),有七家風格不同的甜點店,「不過,人家自由之丘的甜點森林都是pro級的,我們這邊全都是初次創業的素人。」擔任包租婆範特喜微創文化總監史奈普笑道。

這種商業模式,全臺唯一,跟百貨公司商城的感覺卻不同。沒有樓管警衛、不時在耳邊促銷的廣播,且顧店的都是老闆本人。「七個無名小卒,爲何把他們聚在一起?但就像電影『翻滾吧!阿信』中的一句話:哪怕人生還有最後一次機會,都要用盡全力去翻滾。他們就是這樣拚命要實現甜點夢的人。」史奈普充滿熱血的發言。

這樣的方式的確讓喜歡嚐鮮臺中人埋單,「很多情侶吵架,就把女友帶來這邊,然後七間任她點,女生氣就消了。」史奈普說。

很難想像,多家甜點開在一起,卻一點肅殺之氣都沒有,反而像感情很好的厝邊頭尾,你給我冰淇淋,我送你一盆花,晚上還一起叫便當。甜點森林連氣氛都叫人心甜滋滋的。

【更多報導

■ 想領高薪,請先讓臺灣經濟崩潰!

■ 爲何空姐在飛機上一眼就能認出三星員工

■ 死薪水投資術 35歲上班族把十萬存款翻成1200萬

白目員工必看:還輪不到你跟老闆說的五句話

■ 每天都覺得好累?三秘訣打造不會累體質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