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新創加速器模式 攜手新創外部創新

緯創資通攜手緯謙科技、微軟AI研發中心,共同宣佈成立創新產品辦公室,培育人才並將智慧AI應用導入實際場域,助解決臺灣產業痛點及加速轉型、輸出國際,臺灣新創生態圈正在掀起一波企業參與新創的風氣。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期臺灣電子五哥之一的緯創資通宣佈攜手臺灣新創加速器之初創投(AppWorks)啓動垂直加速器,目標攜手AI、物聯網、雲端資安領域的新創共同發展創新解決方案,爲緯創資通提供原有事業以外的新成長機會。從緯創資通的佈局不難看出臺灣新創生態圈正在掀起一波企業參與新創(Corporate Startup Engagement , CSE)的風氣,臺灣企業正積極與新創合作以驅動創新。

企業面對數位經濟來襲,積極投入數位轉型,也帶動B2B新創興起。相比網路、行動APP世代,主要倚靠需求端市場規模發展消費性網路服務,如APP、電商等B2C新創,臺灣更擅長髮展B2B事業。近年來,臺灣基於豐沛的IT人才與教育素質佳,加上臺灣創業環境在政府帶動之下,越來越多學校實驗室教授、具豐厚產業經驗創業家連續型創業家等人才,踊躍投入創新創業,運用其產業經驗、技術底子協助企業解決問題,並奠定臺灣B2B軟體即服務(SaaS)新創實力,且陸續在國際間嶄露頭角獲得國際創投與企業的肯定。也因此,臺灣企業開始關注到臺灣B2B新創的實力,並陸續與新創展開合作,同時,新創也因獲得更多與企業合作的機會,有助於持續累積實戰經驗及成長能量,爲臺灣新創生態圈形成正循環。

在國際間談論CSE有八種模式,從投入的風險由低至高排序,分別爲:舉辦活動、提供支持服務、成立新創計劃、提供共創空間、分拆/衍生新公司、參與新創加速器、併購及投資。「新創加速器」是八種模式中目前臺灣企業最爲偏好的模式之一,透過提供小額投資資金、固定期程(3-6個月)的育成課程及Demo day來幫助已有雛型的新創快速成長。

歸納原因主要有五點:第一、新創加速器育成的新創在產品服務、團隊的組成上相對成熟與完整,與企業直接驗證合作的機率較高;第二、相比投資與併購,新創加速器模式能先以小額投資與新創合作試水溫,待確認經營方向與合作意願後,再進一步深化合作,機會成本較小;第三、透過新創加速器3-6個月的時間,短暫密集地灌注企業資源於新創,在育成期間內快速試錯;第四、育成期間內,透過與新創密集的接觸交流可觀察新創的能力、潛力、態度等,作爲後續商業合作、投資甚至併購的參考依據;第五、新創加速器模式相對能系統性地招募與培育團隊。

近一步觀察,臺灣企業透過新創加速器的具體作法又能再細分爲三種:

第一種爲「自己經營」新創加速器,企業自行招聘適合的經理人或由企業內部老闆或員工來營運新創加速器,尋找及培訓符合企業策略發展方向的新創,此種模式關鍵在於尋找合適的「經營人才」,該人才對內必須能轉譯企業內部轉型的需求及方向,彙整企業內部資源以尋找適合新創;對外則要了解新創團隊的招聘的流程、設計培訓課程/活動、鏈結投資人業師等。對於初次經營新創加速器的企業,此種模式需要一段摸索期,不過新創與企業之間的關係較爲緊密。例如:專注於硬體產品代工製造的邁特電子由二代領導成立IoT硬體新創加速器「Mighty Net」,透過提供硬體新創一條龍製造整合服務,及早挖掘與育成潛在明日之星,並從小培養,以待新創成長茁壯後能爲邁特電子帶來實質的訂單回饋。

第二種爲「委託經營」新創加速器,委請有經驗的第三方加速器協助企業經營垂直加速器計劃,專門客製化的針對企業需求招募新創團隊,上述緯創資通與AppWorks即採用此種模式。由第三方加速器負責主要核心的營運內容,包含招募媒合、設計培育課程/活動、尋找創投投資人等,企業則負責提出需求與提供企業資源、試驗場域、產業知識建議等。運用第三方加速器系統化的經營know-how,能減少企業摸索的期間,同時也能藉第三方加速器的品牌達到加乘效果,不過此種模式需額外支付顧問費於第三方加速器。例如:2020年聯合報系臺大創創中心合作成立「UDN垂直加速器」計劃,聚焦「熟齡健身」及「健康照護」兩大領域,由臺大創創中心協助媒合新創,而在育成過程由聯合報系灌注集團資源與新創共同創造新產品、新商模等。

第三種則爲「加入」新創加速器,透過參與新創加速器的Demo day、贊助新創加速器活動,或擔任企業導師等方式,從中觀察與尋找適合合作的新創標的。此種模式的特性在於非客製化的爲企業篩選新創,同時能符合企業轉型策略方向的新創可遇不可求,不過企業也相對不需要投入過多的成本,僅需抱持着學習與觀摩的角度參與新創加速器。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說:「不要浪費好危機!」全球企業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得不加快速度導入數位科技,同時也加速各產業數位轉型速度與深度。然而爲加緊數位轉型的步伐,企業不妨思考敞開心胸投入CSE與新創共同外部創新,而對於有意投入CSE但仍在摸索參與模式與做法的企業,建議可優先從新創加速器着手,以新創加速器作爲「樞紐」與新創產生鏈結與激盪創新的火花,來因應新經濟與新常態所帶來的影響與衝擊,併爲企業數位轉型增添新動能。(本文作者爲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王琬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