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東控股11個跌停背後 股東依靠國資入主利好出貨

(原標題:仁東控股崩盤背後的隱秘路徑 股東依靠國資入主利好出貨 海科金“終止託管”中小股東希望落空)

仁東集團(仁東信息方)那邊根本就沒有打算賣殼,今年年初,仁東集團還想拿下*ST華訊,又怎麼會放棄仁東控股這個殼呢?

仁東控股的閃崩還在繼續。

12月9日,仁東控股迎來了連續第十一個跌停,總成交額僅2199萬元,距離重回2019年7月30日16元左右的股價,還剩一個跌停板的距離。此前,關於仁東控股幕後操盤手司法部門控制的消息已經在市場蔓延,30億融資盤爆倉或只是時間問題。

業內普遍認爲,仁東控股長達15個月有餘的“慢牛起點”緣於2019年7月30日,當天,仁東集團宣佈公司即將實際控制人變更,海淀國資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資本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金集團”)與公司原控股股東方簽訂《股份委託管理協議》,零成本拿下仁東控股1.19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1.27%)對應的表決權。

海科金集團的介入讓仁東控股一衆中小投資者信心百倍,此前,海淀國資曾瘋狂在A股掃貨,相繼入股金一文化三聚環保等,併爲這些企業提供了流動性支持。

但值得關注的是,在海科金集團入主仁東後,隨着股價上漲,“牛散景華系、德御系京基集團等多方資本卻開始不斷減持仁東股份。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與對其他上市公司“悉心照料”不同的是,海淀國資並沒有實際取得仁東控股的股份,在通過委託表決權入主仁東控股一年來時間裡,對仁東控股的助力並不明顯。

海淀國資零成本入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近年來仁東控股的經營狀況與資本運作發現,仁東控股的敗局或早有徵兆。

“去年我們看到海科金說收仁東控股,就覺得很奇怪,因爲這家公司資質確實一般,當時考慮可能是爲了借殼,把‘兄弟公司’海科融通裝進去,但看方案和海科金買金一文化又不一樣,仁東控股的股東並沒有實際轉讓股份,並非真的想要賣殼。”12月9日,北京一傢俬募機構合夥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從彼時仁東控股的財務數據上看,公司資質平平。2016、2017、2018年,仁東控股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6.43億元、9.53億元、14.86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06億元、-2.15億元、0.59億元。而值得一提的是,彼時,仁東控股收購的子公司合利寶連續兩年未完成業績承諾,上市公司2018年卻沒有計提商譽減值。

2019年中報時,仁東控股商譽高達9.99億元,佔公司總資產的比例爲34.81%,佔公司淨資產的比例高達99.9%。

2019年7月29日,仁東控股原控股股東北京仁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仁東信息)及其一致行動人仁東(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津仁東)、仁東(天津)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仁東科技)、霍東與海科金集團簽署了《關於仁東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委託管理協議》。

就此,海科金集團通過股份託管的方式獲得了上市公司21.27%的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北京市海淀區國資委成爲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彼時雙方還約定,初始託管期限爲一年。初始託管期限屆滿後,受託方可單方決定延長託管期限,但延長時間不應超過一年,也就是最長可能託管2年。

同時,仁東信息將按託管年度向海科金支付託管費。如託管年度爲完整公曆年,該託管年度的託管費應爲2000萬元。

彼時,海科金集團承諾,在託管期內完成爲上市公司提供的直接/間接資金支持,原則上不超過50億元。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海科金集團在託管期間,對仁東控股的助力並不明顯。

仁東控股曾公告表示,2019年11月、2020年4月向海科金集團申請借款10億元、20億元,但在此後回覆深交所問詢函時,仁東控股卻表示截至2020年11月25日,公司累計向海科金集團借款餘額僅爲1.45億元,具體爲2020年2月、2020年5月,公司分別向海科金集團發生借款5000萬元、9500萬元。根據相關借款協議約定,上述借款期限爲2年。

細究借款過程,海科金集團牢牢掌握主動權。

2019年初,仁東控股曾參與海科金集團增資項目,以1.5億元認購海科金8264.46萬股,持股佔比3.0236%。2020年海科金集團通過興業銀行北京分行委託發放貸款1.45億元的交換條件,便是仁東控股將所持海科金集團股份全數質押給海科金集團子公司北京海淀科技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作爲擔保。

一來二去,海淀國資投入成本爲零,每年收取2000萬元託管費,“幫助”仁東控股開啓了長達一年的牛市。

理性看待國資介入

海科金集團入股之所以能帶給股民“鼓舞”,最爲重要的原因是在2018年6月,其以同樣幾乎零成本(1元)的方式拿下了金一文化的控制權,隨後又通過100億資金援助幫助金一文化化解資金鍊危機。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比海淀國資對金一文化、三聚環保等上市公司的“態度”,發現其對仁東控股並不“用心”。

2018年,海科金集團以1元價格收購金一文化控股股東碧空龍翔73.32%的股權,進而掌握上市公司控制權。當年8月31日,金一文化對外發布關聯交易公告,海科金集團將向公司提供30億元借款;10月10日,公司對外發布海科金集團將爲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綜合授信提供擔保,金額40億元;10月16日,金一文化再次對外發布公告,稱海科金集團控股股東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將爲金一文化提供30億元綜合授信擔保。

同期,另一家海淀國資北京海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拿下三聚環保控股權後,也給其帶來鉅額資金支持,2018年中,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便與上市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直接以現金受讓三聚環保的債權及應收賬款,總金額爲60億元至80億元。

但海科金集團卻在入主一年後終止了委託協議,2020年11月披露《關於公司權益變動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指出仁東信息方與海科金集團終止股份委託管理關係和一致行動關係的協議。

其稱主要原因是:“受各方面因素影響,雙方合作進度低於預期,一方面是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雙方戰略合作部分約定事項無法實施;另一方面受國企相關政策影響,有關項目落地和實施受到一定限制,也影響了雙方合作進程和相關資金支持的到位。綜合來看,雙方不再具備進一步合作的基礎和條件,從而導致本次委託協議一年期滿後不再續簽。”

“我們判斷,仁東集團(仁東信息方)那邊根本就沒有打算賣殼,今年年初,仁東集團還想拿下*ST華訊,又怎麼會放棄仁東控股這個殼呢?國資方也沒有足夠的動力支持上市公司發展。”滬上一家券商投行負責人對記者指出。

2020年1月22日,*ST華訊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華訊科技及公司實控吳光勝與仁東集團簽署了框架協議,仁東集團擬通過增資華訊科技、受讓華訊科技股權等方式取得華訊科技不低於51%的股權,達到控股地位。

在部分市場參與者看來,雖然沒有帶來實質性的業務合作或資金資源,但海淀國資的託管在一定程度上爲仁東控股股價“炒作”提供了契機。

不過,有觀察者指出,歸根結底,坐莊行爲仍然是引發仁東控股二級市場大幅波動的主因。

“莊家只是借用了國資介入的一個機會,作爲炒作的藉口。但是公司股價定價是不理性的,有人爲操作的痕跡,這不是國資委的原因,投資者心裡也應該都明白,有一定的賭博心理,一個企業並不一定會因爲國資的介入就做大做強、脫胎換骨。投資者應該理性看待國資的介入、控制人的更替,要有風險意識。”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