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澄碧的時代》:譜寫全面小康的“蘭考經驗”

作者:饒曙光(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近期,由寧敬武執導,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河南省委宣傳部蘭考縣委宣傳部聯合攝製的重點影片《千頃澄碧的時代》,以新時代蘭考的脫貧經驗藍本,採用多角度全景式的敘事手法觀衆講述年輕的證監會掛職幹部蘆靖生與蘭考縣委副書記中州、四方鄉黨委書記韓素云爲代表的蘭考幹部,相遇在中國脫貧攻堅第一線,帶領人民羣衆奮戰三年,最終使半個世紀處於貧困泥淖中的蘭考摘下貧困“帽子”,繪就新時代蘭考脫貧致富、山鄉鉅變壯美畫卷

蘭考脫貧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依靠的是扶貧幹部不斷傳承的“焦裕祿精神”。爲塑造出“焦裕祿精神”在蘭考幾代幹部中的承續關係,《千頃澄碧的時代》首先通過互文手法將《焦裕祿》中大量經典鏡頭挪用穿插於片中,使兩部影片建立起跨越時空對話關係。這種創作手法不僅使影片具備了歷史的深度厚度,讓觀衆能不斷在跨時空的對比中獲得蘭考鉅變的震驚體驗,也喚醒了觀衆對焦裕祿共同的情感記憶,使觀衆能不斷通過影片中的蘭考幹部形象去體察焦裕祿精神所散發出萬丈光芒

爲凸顯焦裕祿精神在蘭考這片土地上的孕育過程,影片擺脫對單一干部形象的塑造,轉而對幹部羣體進行描摹。片中既呈現了張永和、範中州、韓素雲等中青年幹部,也呈現了以蘆靖生爲代表的新一代幹部羣體。通過對幹部羣體形象的搭建,觀衆既得以全方位地認知蘭考脫貧工程的艱難困苦,也深入洞察“焦裕祿精神”在蘭考幹部中的傳遞方式。創作者巧妙地將幹部之間的關係注入了親情元素。

影片在表現扶貧幹部高尚思想境界的同時,賦予其更多人性溫度,對個體的特殊性進行了深度挖掘。如主人公蘆靖生,於公,他是愛崗敬業,爲壩莊人民鞠躬盡瘁的好書記;於私,他是疼愛女友,“畏妻如虎”的“暖男”。這種人物形象的塑造,富有個性化的人性色彩,使人物形象更具真實性感染力

幹部形象的塑造還有賴於羣衆形象的襯托。不同於大多數扶貧題材影片專注於對扶貧幹部崇高思想和光輝事蹟單方面描摹,《千頃澄碧的時代》聚焦扶貧幹部與羣衆之間的關係,具象展現了壩莊幹部和羣衆由最初的“魚水關係”“油水關係”再到“手足關係”的轉變過程。創作者並非單純通過呈現貧困人民在扶貧幹部的幫扶下物質生活得到提升來描繪這一過程,而是通過展現扶貧幹部不斷改善扶貧工作的不足,進而獲得百姓的認可來進行體現。如片中重新識別貧困戶、拆除縣委大門、修建公益超市等橋段,體現出了蘭考扶貧幹部心繫人民、紮根百姓的工作態度,使幹羣關係的轉變形成了極強的說服力,讓幹部形象更加深入觀衆內心

《千頃澄碧的時代》不僅展現了蘭考扶貧幹部在扶貧工作中付出的努力,也還原了蘭考脫貧奔小康的方法。影片在講述蘭考金融扶貧這條故事主線的同時,細緻展示了菌菇培育、水果種植等特色產業發展模式,將蘭考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經驗完整地展現給觀衆,使影片具備了文獻學理的價值。

“蹲下才能看見螞蟻”是片中蘭考幹部一再提及的執政態度,而這種態度也適用於農村題材影片的創作。因爲唯有躬身實踐才能讓觀衆觸及脫貧攻堅的真實肌理,才能讓觀衆走進扶貧幹部和當地人民的內心世界。影片通過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向觀衆溫情講述了小康道路上的“蘭考經驗”。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17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