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臺論」聲浪起 美議員:會讓中國認爲美國軟弱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最近美國學術界出現「拋棄臺灣,拯救美國」的言論,而且認爲臺灣遲早會被崛起的中國吸附,美國應及早「退出」臺灣以換取更大利益。美國議員羅艾斯今天在一場演講中表示,「棄臺論太天真,也忽視美國在促進臺灣民主上,對亞太區域所做的示範性角色

原任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前國際安全研究員保羅坎恩(Paul V. Kane),10日在《紐約時報》發表〈拯救我們的經濟,拋棄臺灣〉(To Save Our Economy, Ditch Taiwan)的文章,呼籲總統巴馬北京當局進行非公開談判,以放棄對臺軍售條件換取中國對所持1.14兆美國公債的一筆勾銷,如此一來,才能挽救美國經濟且確保歐巴馬連任。

坎恩還認爲兩岸已建立相當的經濟關係,也成立許多合資公司,臺灣這個小島被中國吸收是遲早的事(The island’s absorption into mainland China is inevitable.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在臺灣的戰略利益相當有限,所以應該利用中國想要臺灣的決心,以停止對臺軍售、協防換取與中國的良好關係。

除了坎恩之外,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大偉 (David Shambaugh)、前美國駐北京大使普理赫 (Joseph W. Prueher)、美國聯參會副主席歐文 (William Owens),以及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葛雷瑟 (Charles Glaser) 也都有類似「棄臺論」主張,理由各有不同,但基本不脫中國崛起,臺灣就算購買再多先進武器,也無法有效自我防衛。

例如沈大偉認爲,臺灣已無法擺脫中國的掌控,美國必須早日放棄臺灣。普理赫認爲,即使提供武器,臺灣也不可能有效防衛自己,因此有必要檢討《臺灣關係法》與美國對臺軍售。葛雷瑟在美國《外交》(Foreign Affairs)發表文章,認爲中國的崛起並不會導致戰爭,也不太可能用武力強迫臺灣協商統一;只是美方應率先「退出」臺灣,且逐步廢除以往的對臺承諾,來確保亞太區域現狀不惡化。

面對聲浪漸高的「棄臺論」,美國衆議院外交事務委員資深委員羅艾斯(Ed Royce)今天應美國福爾摩莎基金會(Formosa Foundation)的邀請,在洛杉磯臺灣會館以「振興臺美關係」爲題,發表演說,強調沒有任何嚴肅的國會議員會考慮「棄臺論」之類的提議,因爲美國一旦棄臺,將讓中國認爲美國是軟弱而且可操控的,而且未來會更加得寸進尺。

此外,羅艾斯認爲,如果美國拋棄臺灣,將影響其他盟友對美國的信心,尤其是憂心中國掠奪南海資源而導致喪失自由航權東南亞國家,簡單的說,美臺關係是美國在亞洲角色地位的指標

關於廣受矚目的《2011年臺灣政策法》(The Taiwan Policy Act of 2011)部份,羅艾斯表示,這項法案已被衆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排進17日的討論議程

《2011年臺灣政策法》是自《臺灣關係法》公佈以來,國會對美臺關係修訂層面最廣泛的一項法案。法案要求儘速恢復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對話,並支持臺美洽籤「自由貿易協定」;法案要求美國同意臺灣駐美經濟及文化辦事處改名爲臺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s Office),並在華府可以升起自己的國旗,在有條件下允許臺灣的政府領導人訪美。此外,法案也規範美國政府在處理美臺關係時必須遵守六項保證,並明確要求美國政府出售F-16C/D先進戰機柴油潛艦等武器給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