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用全國1/8000土地創造了1/80GDP

30年來,浦東以改革、開放、創新的磅礴力量,在阡陌農田上建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以全國1/8000的土地面積,實現了全國1/80的GDP,1/15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創造了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奇蹟。

經濟總量

30年增幅超200倍

30年來,浦東經濟實力實現跨越式發展,GDP(國內生產總值)增幅超過200倍。

2019年,浦東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734億元,是1990年60.24億元的211倍,人均GDP達到22.9萬元,“浦東速度”成爲中國改革開放的靚麗名片。

其他經濟指標同樣大幅增長。2019年,浦東新區財政總收入達到4316億元,是1993年11.15億元的387倍。

經濟發展韌性同樣可圈可點。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浦東主要經濟指標呈現穩步復甦、加速向好態勢。1-9月,浦東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348億元,同比增長1.7%,新設企業同比增長44.1%,實到外資增長4.3%,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6.5%,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產值增長16.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工業投資增長36.4%,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

累計吸引實到外資

1029.5億美元

30年來,浦東開放型經濟發展的能級不斷增強,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累計吸引實到外資1029.5億美元,集聚170個國家和地區的3.62萬家外資企業、35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全球500強企業中346家在浦東有投資項目

全國第一家外資銀行、第一家外資保險公司、第一家外商獨資汽車製造公司、第一家外商獨資醫院等都在浦東誕生。

此外,浦東海港通航全球600多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907萬標箱,支撐上海港連續十年成爲全球第一大集裝箱港。浦東國際機場與境外4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132個國際通航點,貨郵吞吐量連續十二年全球第三,口岸出入境人員數量連續十七年全國第一。

擁有境內外

上市公司180家

截至2020年9月底,浦東新區累計擁有國內上市企業120家、境外上市企業6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29家以及上海股交中心掛牌企業184家。科創板開市以來,浦東科創板上市企業已達16家,佔全市的52%,佔全國的8%。

集聚逾1100家

銀證保持牌機構

作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浦東目前已集聚了股票、債券、期貨、保險、信託、外匯等13家金融要素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完備、交易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其中,2019年上海期貨交易所商品期貨和期權成交量排名全球第一,上海證券交易所IPO融資額排名全球第二、股票市場總市值排名全球第四,上海能源交易所的原油期貨日均交易量位列全球第三。

浦東還成爲全球金融機構最密集的地區之一,目前集聚銀行、證券、保險等持牌類金融機構達到1105家,金融專業服務機構超過2000家,外資法人銀行、外資保險法人公司佔到全國的比重四成多,合資證券公司、合資公募基金佔全國約三成。

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等,浦東數量均占上海市一半以上、全國30%以上。此外,71家國際知名資管機構在浦東設立了97家各類資管機構,佔全國的比重90%以上,全球排名前10機構有9家已落戶浦東,全國31家獲得私募證券基金管理資格的外資私募中有25家在浦東。

328項制度創新成果

複製推廣至全國

上海自貿區建設以來,浦東堅持以制度創新爲核心,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聚焦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後監管等領域,率先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制度體系,形成了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等一批基礎性和核心制度創新,目前已有328項制度創新成果複製推廣到全國。

55個服務業領域

落地全國首創項目

上海自貿區設立以來,浦東率先推出2批54項擴大開放措施,累計落地企業超過3500家。已在外商獨資醫院、外商獨資汽車製造、外商獨資認證機構、外商獨資職業技能培訓等55個領域實現一批全國首創項目落地。

已建和在建的

科學設施10個

目前,浦東已建和在建的世界級大科學設施共10個,包括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中心等,將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多、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科學大科學設施集羣。這些大科學裝置,爲基礎研究提供了高能級的平臺載體。比如上海光源的建成,使得原本無法做或者需要出國排隊做的分析工作,在“家門口”就可以完成。藉助於上海光源,研究團隊發現了隱藏80多年的外爾費米子,揭示出了禽流感、埃博拉等多種流行病毒感染機制,基於上海光源實驗數據研發的多種新藥已進入臨牀試驗。2010年以來,浦東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76個,其中特等獎4個、一等獎3個。

集成電路產業規模

超1200億元

浦東已把“中國芯”“創新藥”“智能造”“藍天夢”“未來車”“數據港”六大硬核產業作爲未來的主攻方向,正加快推動這些重點產業全部達到“千億級”規模。其中,集成電路領域,浦東2019年產業規模超過1200億元,占上海71.5%、全國16.1%,全球十大晶圓代工企業中的2家、中國半導體設備五強中的2家總部在浦東,全球芯片設計10強中有6家在浦東設立了區域總部、研發中心,全球十大封裝測試企業中的2家在浦東佈局。

累計上市的

I類新藥佔全國近兩成

生物醫藥領域,浦東在全國率先研究推進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使浦東衆多中小生物醫藥企業解決了創新成果變產品、產品變商品的問題。目前,浦東累計上市I類新藥10個,佔全國19%,創新醫療器械8個,佔全國9%;260個I類新藥正在開展臨牀試驗,佔全國20%以上,2019年產業規模達到771億元、佔全市46%。

人工智能產業規模

占上海的1/2

人工智能領域,浦東是首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占上海的1/3、產業規模占上海的1/2,今年產業規模預計接近1000億元,其中張江人工智能島已成爲AI網紅地標,集聚了IBM研發總部、英飛凌大中華區總部、阿里平頭哥等多個重量級企業,近百家投資企業、創新企業和創新機構。

16所大學機構

22家重點科研院所

浦東集聚了各類創新機構和創新隊伍,擁有上海科技大學、復旦張江國際創新中心、交大張江科學園等16所大學機構、22家重點科研院所,其中中科院體系院所4所。外資研發中心247家、占上海52%,各類研發機構622個,其中國家級43個,院士專家工作站42個。

浦東還正着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高地,現有海內外人才總量達145萬,超過常住人口1/4,擁有諾貝爾獎獲得者6人,海內外院士90人,爲科創策源和高端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城鄉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超7萬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生活水平變化的最直接指標。2019年,浦東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1647元,首次突破7萬元,比上年增長8.3%。

浦東人均期望壽命從1993年的76.10歲提高到目前的84.46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從1993年的15平方米提高到42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1995年的2.85平方米提高到12.9平方米。(記者 張淑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