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輪到港交所 全球證交所緣何頻頻宕機?
(原標題:從日本、歐洲、大洋洲再到中國香港,全球證交所緣何頻頻宕機?)
今年以來,全球各大交易所故障頻出,從10月首個交易日東京證交所突發故障導致股市全天停擺,到11月16日澳大利亞證交所(ASX)因交易系統出現故障而被迫停業一天,再到11月18日港交所稱恆生國企指數期貨及期權等或出現顯示錯誤。如此密集的交易所“宕機”事件令市場既擔憂又不解。
“早前東京證交所是因爲硬件問題,但港交所出現的問題還在調查,需要儘快排除隱患。” 建銀國際首席港股策略師趙文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量化和ETF交易規模在香港市場還不算太大,但在快速發展中,未來對交易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方面必須多投入,保障交易系統平穩運行。”
除了技術方面的投入亟待強化,過去頻繁的宕機甚至引發了圈內人士的“陰謀論”——“我甚至懷疑可能是投行故意找黑客襲擊,與交易所互相業務競爭。”某全球宏觀交易員對記者提及。事實上,全球基金公司和銀行愈發頻繁地通過投行的黑池處理規模最大和市場高度敏感的訂單,因爲證交所電子交易量劇增,使市場對高額訂單或大宗交易更加敏感。例如,歐洲股票交易中,有數據顯示約16%~40%的交易採用秘密的黑池交易形式。
全球交易所頻頻宕機
11月18日,港交所聲明稱,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期貨及期權、小型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期貨及期權的市場系統狀況或岀現顯示錯誤。市場維持正常交易及運作。
當然,比起今年的前幾次全球交易所故障,港交所的問題似乎還並不算大。
就在11月16日,因交易系統出現故障,澳大利亞證交所被迫停業一天。據悉,這款全新的交易系統由納斯達克提供,當天的故障導致單筆交易中出現了不準確的市場數據,擾亂了市場開盤。澳大利亞證交所表示,納斯達克、用戶和獨立專業第三方曾對這一軟件進行了爲期一年多的廣泛測試,其中就包括四次運營彩排。交易所停擺也讓不少投資者非常不滿,推特等社交媒體上的批評聲音不絕於耳。隨後澳大利亞證券投資委員會(ASIC)已經就此與澳交所、投資者、交易方和其他相關部門展開對話,以確保澳交所再恢復正常運營。
10月19日,歐洲最大證券交易所運營商——泛歐交易所出現技術故障,導致歐洲數家證交所被迫暫停逾兩小時的交易,創下過去兩年以來泛歐交易所最大規模的交易停擺狀況。受此影響,覆盤後歐洲股市一度出現恐慌性下跌,拖累歐美股市下跌收盤。泛歐交易所發言人對此表示,這起交易故障主要是由一個負責管理數據持久性的系統出現技術故障所導致。
10月的日本東京證交所宕機事件則更爲著名。這個全球第三大證交所在10月的首個交易日因系統技術故障不得不暫停交易一整天,觸發日本證交所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技術故障。
東京證交所方面對此深表歉意,系統沒有即時切換到備份系統以應對故障。令人詫異的是,東京證交所使用的股票交易系統是由日本富士通公司設計開發,去年11月剛進行了技術更新,但在短期內仍出現技術故障。有機構分析,技術故障很可能出現在硬件系統,即在此前技術升級過程,在產品集羣進行擴充並增加撮合交易引擎數量過程裡,由於硬件搭建“出錯”,導致不同金融產品轉發到不同撮合產品集羣時出現某些數據傳輸差錯。而不幸中的萬幸則是,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前一個交易日,也就是美國總統辯論之前,就會造成市場動盪,投資者將可能失去根據候選人的表現進行短期交易的機會。
再往前倒推4個月,新西蘭證交所因連續5個交易日遭遇“黑客”攻擊而被迫宕機;今年2月,全球第八大證券交易所——多倫多證交所一度宣佈因“訂單系統技術問題”暫停股票交易。
倫敦證券交易所(下稱“倫交所”)則沒有東京證交所那般幸運。2019年8月16日,“交易服務問題”導致倫交所的一些大盤股推遲開盤,包括富時100及富時250指數,這兩項基準股指的成份股包括匯豐、英國石油公司(BP)、阿斯利康等。這一問題出現在市場本就顛簸之際——英國即將脫離歐盟、全球貿易爭端,而且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導致股市震盪。交易員也備感困擾——“如果市場下跌或反彈強勁,而倫交所還未開盤,那麼這對主動交易員是一個可怕的局面。同時,如果期貨維持正常交易,但股指無法正常報價,這將導致期貨交易員失去參照。” 上述宏觀交易員對記者表示。
加大技術投入刻不容緩
各大機構都紛紛表示,今年以來衆多證交所出現與技術有關的問題,這表明交易所在IT技術方面投資不足的狀況已變得相當突出。
一位熟悉證券交易所技術系統的金融科技公司人士坦言,要杜絕證券交易所再度陷入技術故障與交易暫停窘境,一方面需要交易所方面加大IT系統的投入,引入全球最新的、兼具高速執行與高度靈活的電子交易系統,另一方面也需要交易所與各大證券公司做市商優化數據接口標準,避免兩者數據接口標準不一致而觸發新的技術障礙與數據管理故障。
頻繁的宕機事件或給全球證交所都做了無形的警示——若再不加強數據管理安全性與系統運營可靠性的投入,技術故障遲早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若大量投資者因交易所技術故障頻發而流失,光靠交易所的業務擴張版圖反而會“因小失大”。
事實上,近年來交易所頻頻通過併購來開疆拓土,以期補足IT技術系統投入短板。例如,此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併購NYMEX,一個重要原因是高度認可NYMEX 的 ClearPort 結算系統,有助於提升CME的交易結算穩定性與處理效率。而NYMEX引入CME,則看中後者的CME Globex交易系統,令自身期貨交易品種快速實現24小時不間斷交易結算;再如今年10月9日,泛歐交易所聯合意大利主權財富基金、聯合聖保羅銀行,以43.25億歐元從倫交所手中收購意大利交易所,這次併購的目的在於助力泛歐證交所在歐盟建立一個領先的市場基礎設施,通過建立上市和二級市場及衍生金融債券市場,推動證券交易業務組合與新資產類別多樣化。
面對這一系列舉動,有觀點認爲,目前很多證交所側重於將資金資源投向數據類產品研發推廣以獲取更多元化的收入,卻忽視數據管理的基礎設施建設維護。這導致大量資金被投向數據應用,而不是數據安全與處理可靠性,由此造成近年證交所被黑客攻擊導致系統宕機的觸發機率日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