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妖的原型竟源於莉莉絲 淺談遊戲中魅魔與S文化

痛苦女王阿卡莎號稱“DOTA性感化身”, 屬於夜魘陣營,在DOTA地獄位面的“第二獄”。

原型魅魔,正是“七宗罪”中的色慾

莉莉絲來自猶太神話,一部分組成了舊約。亞當和夏娃偷吃的是生命之樹的果實,被趕出伊甸園,纔有了人類的繁衍。猶太神話中亞當的第一個妻子不是夏娃,而是莉莉絲。莉莉絲對於男上女下不滿,於是離開了伊甸園和魔鬼結合,體現了猶太神話中對上帝和男權的挑戰。六七十年代歐美將莉莉絲當成平等自由性解放女權的象徵。

《聖經》中,莉莉絲這個名字只被提起了一次,這一次是在《以賽亞書》第三十四章第十四節,中文是:“旱地的走獸碰見嚎叫的動物,魔羊與同伴彼此互換,夜鷹在這地休息,尋找棲息之所。” “夜鷹”這個詞在希伯來文裡讀音就是莉莉絲。莉莉絲的詞根莉莉婭(Lilia)就是夜晚的意思。莉莉絲從蘇美語字根‘夜晚’而來,翻譯爲夜間活動的夜魔。莉莉斯的女兒們則稱爲Lilin,中世紀人們認爲是好色的女妖,會在夜間行動。於是這也成了“魅魔”的基本設定。

《魔獸世界》裡術士的魅魔和燃燒軍團的主母原型都來自於此。

《EVA》補完的關鍵是莉莉絲,《暗黑破壞神》的涅法雷姆起源也是莉莉絲。

《暗黑破壞神》裡地獄三魔神之外,還有次級魔神,地獄七魔王分別代表了“七宗罪”的一種,其中罪惡之王阿茲莫丹的妻子,色慾女王瑟迪亞也借鑑了魅魔形象。

阿卡莎背景故事

厄澤王庭教皇有隱秘的受虐癖——品嚐禁忌之痛爲樂。這種私慾已經威脅到了神權本身的純潔和完整。於是他只好偷偷的去他的地牢裡,求助於惡魔學識大師,讓人召喚一名完全爲他服務的痛苦女妖,魔女降世名爲阿卡莎,她給教皇帶去了無與倫比的痛苦和刺激,教皇隨即賜其隱秘皇后之位,並享受她帶來的花樣百出的痛苦——痛苦女王能讓他體驗瀕死之歡愉,教皇的不理朝政引發了起義,他被憤怒的人們從祈靈塔上扔了下去。然而卻讓痛苦女王獲得了自由,不再被奴役,她將恣意的向世界揮灑她的痛苦。

語音節選:

Does this hurt?(疼不?)

A love bite!(我只不過在你身上留了個愛痕~)

Oh! I love your new piercing!( 你身上那個空洞好看極了~(指被刀刺穿的洞))

I love a struggle.(我喜歡你掙扎的樣子)

More, more!( 還要~還要~)

Did you forget your safe word?( 你忘了你的安全詞了嗎?)

Crystal Maiden... are you really, I wonder?( 水晶‘室女’...你確定你還是個麼~?)

至寶魔廷新尊的背景漫畫——《得勢之尊》:

凡間她被稱爲痛苦女王,但在下界王廷,她只是哥哥的影子

下界三分天下——阿卡莎的哥哥伯考、影魔奈文摩爾、孽主維洛格羅斯,奈文摩爾沉醉於豺狼人的靈魂,孽主則策劃着石堂城的入侵,伯考則對女王的小打小鬧施以嘲笑。

魔法是奇幻的第二元素,《龍與地下城》的法城(Magocracy)、《冰與火之歌》中的學城,原型是歐洲中世紀的大學,西歐中世紀的自治大學機構如同貴族的封地一般,歷史悠久的大學校徽都有貴族紋章的影子。而悲玫城是《Artifact》的學城,萬能的天樞會坐落於此,焦黑大殿有蘊含神力的寶器。

阿卡莎來到巫師雲集的悲玫城,尋找被王廷放逐的王子諾哥凡人術士凡妮莎巧言令色騙取了王子的契約,王子只能屈爲僕從,王子受制於契約無法迴歸下界,因此淪爲王廷的笑柄,阿卡莎則看到了機會。

阿卡莎告訴了王子由於他的缺席如今惡魔三分天下,而諾哥的部族也被迫屈從。王子憤怒而沮喪:“如果我能回到王廷,就能主宰一切,但如今我只能供凡人差遣。”

阿卡莎露出笑容:“你不能,但我可以。將你的力量給我,共同對付敵人。”

與放逐的惡魔王子交易後,女王得到了新力量,繼承了王子的部族,她開始自己的大計,回到了瑞斯圖爾王廷,在她離去的日子裡地位已經一落千丈,但是女王打算坐上下界的王座——總有一天她會成爲上界下界的女王。

性感、皮鞭、地牢play、緊身皮衣、倒刺、匕首、凌 虐的愛好,賦予了痛苦女王“虐”的S&M氣質,連名字“Queen of Pain”都直截了當流露出女王的攻氣,彰顯“主”的地位。

“印記”、“安全詞”等都是S&M文化下暗示詞彙,施 虐者和受虐者都能從這一二元關係中感受到超凡的歡愉,痛苦和快樂悖反而又並存。

現代學術界在研究虐這一現象時,採用薩德的姓氏命名(S&M中的“S”就來源Sade),薩德侯爵在法國難登大雅之堂,作品以性的風俗尤其是虐的大肆描繪著稱,卻對世界文學影響深遠,連學術界的薩特跟波伏娃都非常推崇,甚至部分現代法國哲學源流是來自於他:感觀與慾望的關係,感觀可否被意志左右(類似機械主義),慾望是否可以完全自由,以及人們的普遍理性是矛盾的。

“你的神靈是一臺機器,你以激情的名義裝配它,根據激情的喜好操縱它;在激情的劇痛中迅速冷酷地完成,以免恢復了理智就心生懊悔。一旦感官歸於平靜,就迎面攻擊”

這位法國貴族把喪心病狂的理論形諸筆墨,並付諸行動,並因此鋃鐺入獄。薩德的小說造就了十大緊片之首《索多瑪的120天》(索多瑪是舊約記載的城,觀念開放,被用火和硫磺毀滅)。來自意大利二戰真實事件,讓人胃部噁心、靈魂顫抖,在城堡裡創造了一個與世隔絕的肉林,“大便化”的“最後的晚餐”、酒神秘儀般的黑婚禮。

帕索里尼的“生命三部曲”都是借《俄狄普斯王》《一千零一夜》來講宗教隱喻、對物化異化抗爭、民俗風情和性。索多瑪的母題就來源於文藝復興《十日談》,四個章節借用了但丁《神曲》中四章。四大惡棍各自代表西方政體四根支柱---神權,法權,政權,貴族,受虐主義是權力作用身體的隱喻,包含了馬爾庫塞的現代消費主義,符號化操縱、儀式化壓制,福柯的對性的壓迫等概念,波德萊爾和尼采,達達的無政府主義,顯示了高度的自反:“薩德在我們體內。”

在東亞日本,這種文化演變爲一種更爲隱秘而具有審美價值的文化。

古典主義作家推崇“痛切之愛”,唯美派大師谷崎潤一郎是“最日本最官能”的,年輕時揚言“藝術就是性的發現”,崇拜西方唯美主義作家波德萊爾、王爾德,在醜與惡中尋找美,從虐與受虐中體味痛切快感,在肉 體殘忍中展現美,追求強烈刺激、自我虐的快感和官能享受 ,自稱“惡魔主義”, 一度被冠上“變 態”二字,一方面有濃郁的日本風,溺於陰翳的神秘、官能的愉悅。他的成名作《麒麟》寫了中國春秋孔子的故事,《刺青》寫了刺青畫工迫使善良女孩變成魔女的故事,我國作家郁達夫“性 的苦悶”的官能主義作品就帶有明顯的谷崎的影子。

皮鞭也從權力和虐的象徵,過渡到了溫和束縛的繩子,沒有鈕釦而需要用衣帶層層綁縛的和服、神道教寺廟中用以劃出結界的注連繩。一大關鍵詞是“捕繩術”“繩縛”,這一符號幾乎出現在所有類型的作品裡。

十七世紀的捕繩術本用於對囚犯進行運輸和公示的。甲賀流武術家藤田西湖在1986寫了《捕繩術圖解》:要無法掙脫;繩縛順序要複雜;不影響血液循環和神經;必須具備美感。江戶時代綁縛時要顧慮到囚犯的骨骼,又要施加一些神經摺磨,於是捕繩術成了門學問。

日本浮世繪早期多爲春圖,也涉及繩縛和S&M的主題。

浮世繪大師歌川國貞《山名屋浦裡 禿みどり》畫的就是一個歌舞伎在雪地裡的 “雪責”場面。月岡芳年則開創了“無殘繪”—— 離經叛道、帶有捆綁和虐情節。大都是借殘忍的畫面配合殘酷的故事,講底層生活的悲劇。“日式綁縛之父”伊藤晴雨浮世繪都是描繪女犯被公開的場景。吊掛在半空公示,凌辱警戒民衆。

捆綁涉及窒息,一方有徵服快感,另一方會因爲被支配、大腦斷氧獲得短暫而強烈的感覺,滿足實施者的征服欲和受施者的被限制欲。繩子與慾望相連是本能,而與美感和情趣相連,就是藝術。

如臺灣繩藝大師小林繩霧所說,“在壓抑、哀傷、悽美的氣氛下,用美德與墮落、痛苦與愉悅的反差觸動人心,挑動觀衆欲,引發情緒昇華。

樣式繁多,如站立縛、坐縛、盤腿縛、開腿縛、後手背縛、上手縛、吊縛等,包括擠壓或刺激。

五十年代日本第一部S&M雜誌《奇譚俱樂部》誕生。喜多玲子將繩縛植入到了“官能”的骨頭縫裡,滲透進文學、攝影、漫畫和電影,從此成爲虐 戀文化象徵。細帶捆紮的和服,標誌性的浮世繪紋身,華麗繁複的繩藝,很多日本電影裡都有這樣的情節。

不論東方西方,S&M實施和被實施二元關係,征服欲和被限制欲並存,痛苦和快樂並存,壓抑和解放並存,是帶着枷鎖的舞者。

痛苦女王就是對這一文化的具象表現,從英雄背景、人物建模到語音臺詞等細節都明示暗示這一點,在男性玩家居多的遊戲裡頗受歡迎,然而女王的命運卻不像人設那樣好運。

纖腰大胸魅惑皮鞭有翼種,痛苦女王的COS一向人氣爆炸,可惜在硬核DOTA的至寶投票裡一直鎩羽而歸。

Ti8穩進16強,結果遇上卡爾,以700多萬票毫無懸念成爲當之無愧的票王,殺妹證道,雖然卡爾最後也輸給了虛空假面。

Ti9小紫本投票裡女王甚至被頭部飾品只能遮住臉的骷髏王秒了,小娜迦也以懸殊的百分比輸給了臉都沒有的混沌騎士,玩家用腳投票全選了虛空敵法骷髏王,猛男的票一個比一個高。

不過此次Ti10本子隆重推出女王至寶,在凡間遊樂俘獲人心的痛苦女王,終於也獲得了自己的至寶魔廷新尊。

除了高跟、皮鞭、腿環的全新模型,還有全新動作、閃爍技能特效、肖像、自定義反補特效。800句語音臺詞也還原了女王施虐的S文化。

還有自定義近戰鞭笞特效動作,攻擊動作變成了“鞭子抽人”,高攻速下尤爲帶感。和小牛至寶類似,釋放技能後屏幕頂部會出現連招字樣和計數器。

尤其大招超聲波爲了展示“痛苦極樂”,增加了特別緻意,每次放大都會對命中敵人祝賀,擊中多個敵人還會提高分貝和折磨效果。用大招折磨1000位敵人並取勝後還將解鎖第二款式“皇之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