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活水”潤澤阡陌田間

4月甘孜,瓜果飄香。“十四五”開局之年,金融持續爲高質量發展添動力。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近5年貧困人口及產業精準扶貧貸款累計發放超過6.5萬億元,惠及貧困人口超過9000萬人次,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金融如何持續發力記者走進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進行實地探訪。

金融“血脈暢通”讓鄉村經濟枝繁葉茂

四川甘孜瀘定縣冷磧鎮杵坭村,過去窮得“叮噹響”,農田大部分貧瘠,村民收入甚微,村裡沒有一家農家樂

談到現在農家樂的火爆生意,茅廬農莊的經營者李壽敏樂得合不攏嘴。鮮有人知道,曾經在工地打工的她,刨去給娃上學的費用,家裡的日子曾過得緊緊巴巴。李壽敏回憶說:“以前很多鄉親選擇外出打工填補家用,但沒有一技之長,打工也掙不到多少錢。自己2015年通過農行“惠農e貸”的5萬元貸款辦起農家樂,從此日子開始‘活’了起來”。

李壽敏爲遊客準備農家飯人民網記者 李棟

據瞭解,2011年以前,杵坭村人均收入僅3000元左右。隨着當地政府與農行聯手讓金融服務致力於林果經濟和鄉村旅遊,杵坭鄉的經濟開始活躍起來,像茅廬農莊這樣的農家樂已成規模性發展。

杵坭櫻桃紅山野,茅廬酒菜惹客來。如今農莊的很多“頭回客”已變成了“回頭客”,“現在僅普通週末能有200人左右來此體驗,算下來一年能賺30萬哩,只要勤快,日子就能越過越好。”李壽敏說。

杵坭村支部書記許忠平說,現在全村有30多戶通過與農行合作辦起了農家樂,最好的一戶年營收達到40多萬。在他看來,農行助力讓鄉村振興跑出了加速度,讓老百姓實實在在“觸摸”到了幸福。

家門口銀行”打通金融惠民最後一公里

在杵坭村,記者看到一輛流動金融服務車停在路邊,辦理辦卡,存、取款,小額貸款等功能一應俱全。

據農行瀘定縣支行運營部經理張玉蘭介紹,流動金融服務車是積極探索鄉鎮金融服務模式的體現,藉助流動金融服務車填補網點空白鄉鎮,開展定時、定點服務,逐步改善了廣大農村地區的金融環境,讓偏遠鄉村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家門口銀行”的便捷。

數據顯示,農行甘孜分行累計設立助農取款點2496個,覆蓋行政村1974個,覆蓋率達91%。流動金融服務車便利了當地村民,更是讓金融服務打通了“最後一公里”。

農行流動金融服務車在辦理業務。人民網記者 李棟攝

此外,農行甘孜分行2017年在杵坭鄉金雞壩村打造了該州首個掌上銀行村,實現了該村掌上銀行開戶率達80%,實現了查詢、轉賬不出村,繳費少跑路。

2018年,農行甘孜分行進一步完善上線了惠農產品,通過完善互聯網金融場景,成功將掌上銀行村升級爲移動支付示範村。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末,累計完成村農戶信息建檔91戶,累計發放“惠農e貸”363萬元,爲農戶春耕備耕送去了“及時雨”,同時也將杵坭村掌銀活躍率提升至85%。

金融“活水潤澤普惠小微企業

“在這裡風景有看頭、美食有品頭,還能帶走文創產品。”坐在瀘定縣杵坭鄉三舍民宿門前,老闆黎國朋對記者談起了返鄉創業經歷。

曾經在廣東虎門從事美術裝潢老黎下決心返鄉創業,想把鄉村旅遊疊加自己的特長打造一片天地,資金的緊張成了橫亙在面前的大山。此時,正趕上農行的惠農政策,他以“農村、博物館、民宿”爲主題打造了一個集自然之旅、民宿、文創類產品爲一體的多元化旅遊區

黎國朋介紹自家開發的文創產品。人民網記者 李棟攝

2019年,黎國朋通過農行瀘定縣支行首筆鄉村振興貸款融資200萬建起了現在的全智能酒店,現如今總面積1200平,分14個不同主題房間,裡面的傢俱、陳列品全由其文創工作室設計完成。

“2020年3月再次通過鄉村振興貸款100萬元購買設施設備及花草樹苗,帶動了50名鄉親就業。五一黃金週的客房早已訂滿,今年差不多能接待5-6萬人次。”黎國朋信心滿滿。

小微企業猶如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一舉一動都關係着國計民生。“十四五”規劃明確,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實體經濟中長期資金供給制度安排。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增強金融普惠性,已成爲金融機構最重要的社會責任。

胡國勁成都一家小微企業的財務總監,他跟記者講起了當時的融資故事。“產品2019年研發出來後,面對千億級的市場藍海融資成了當務之急,與農行幾通電話得知貸款無需抵押,僅通過對公司的財務結算和納稅數據便可能得到貸款。”2020年4月,企業通過農行“納稅e貸”一週內便申請到了100萬貸款,利率僅4.25%,相比其他融資渠道更方便快捷。

“截至3月底,農行成都金牛支行‘納稅e貸’已發放3.13億元,涉及352戶小微型企業。以胡國勁所在的企業爲例,去年營收達到了3500萬,公司正通過農行的金融扶持逐漸做大做強。”農行成都金牛支行副行長張原說。

找準服務定位、創新產品設計,農行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特色金融產品的新路徑。把金融活水引流到阡陌田間,描繪鄉村振興更美麗的“山水畫”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