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窮窩、拔窮根 贛鄱大地寫好易地扶貧“後半篇”文章

老話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如果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那就需要“挪窮窩”“換窮業”,實現“拔窮根”。

近期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明確指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持續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確保搬遷羣衆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這些易地搬遷羣衆現在過着怎樣的生活人民網記者走進了江西省於都縣多個易地扶貧安置點,實地調研搬遷羣衆的美好生活。

“搬出來”的好日子

走進於都縣貢江鎮思源社區居民熊玉玲的家,牆上貼滿了孩子獎狀客廳件件擺設映射着搬遷後的變化。剛坐定,熊玉玲就說起了搬遷前後的生活變化。

熊玉玲向記者展示新房房產證。人民網記者李棟

“從1999年到2009年,我在福建石獅製衣廠打工期間,孩子無人照看成了心頭最大的掛念。2016年從距離30多公里外的山��村搬遷到此,土坯房換成了樓房,孩子上學僅走路幾分鐘。自己在附近加油站找到了新工作,月工資3000元的收入讓日子日益紅火起來了。”熊玉玲說,以前做夢都想搬出來,現在趕上好時候了住進樓房,感謝國家的好政策,個人更應該積極努力。

易地扶貧羣衆在搬遷安置點思源社區廣場。人民網記者李棟 攝

“2015年成立的思源社區佔地面積100畝,建設房屋1193套。其中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安置房816套,安置脫貧人口3722人。”社區黨委書記吳佳浙介紹說,“‘因戶施策’爲脫貧戶量身定製後續幫扶措施,確保他們‘穩得住、能致富’。”

像熊玉玲這樣,通過“易地搬遷+技能培訓”或“易地搬遷+公益性崗位”脫貧致富的例子在於都有不少。在嶺背鎮桂林坑易地扶貧安置點,44歲的謝小元當地小有名氣網紅主播。“幾輩人住在土坯房裡,打雷窗戶搖,出門一腳泥”,謝小元回憶起過往的日子,曾經因爲無資金、缺技術,日子並不富裕。

2019年3月,通過易地安置搬進了現在的115平米樓房,去年6月謝小天開始接觸到了網絡直播粉絲從無到有,名氣漸長。“現在已準備爲鄉親們帶貨,咱也試試用電商的力量把農產品賣到北上廣。” 謝小元說。

據瞭解,桂林坑易地扶貧安置點前後兩次共搬遷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140戶633人,輻射附近21個村。“通過引進扶貧車間,讓安置戶實現家門口就業;通過發展微型田園,打造‘鄉愁’之家等一系列後續幫扶措施,讓搬遷羣衆‘搬得進、穩得住、富得起’,獲得感和幸福感也節節高升。” 嶺背鎮黨委書記王麴生說。

“幹出來”的新生活

產業是根線,一頭連着村民的錢袋子,一頭連着鄉村振興的後續發展。記者走進49歲的楊流生夫婦開辦的製衣加工作坊,裁剪完的產品已堆滿包裝箱。2016年老楊夫婦從貢江鎮倉前村搬遷到思源社區。“以前曾遠赴廣東打工,從未敢想象在家門口也能從事老本行,還開起了屬於自己的製衣作坊。”楊流生說。

楊流生在自己的加工作坊忙碌。人民網記者李棟 攝

他介紹,曾經的居住條件僅用“土坯房”三個字就能概括出來,現在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通過當地社區幫扶辦起了製衣加工作坊, “手裡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半個月後,有訂單就有好日子,好日子還長着哩。”楊流生感慨滿滿。

幸福的表情同樣在50歲的華長豐臉上洋溢,記者在晟源包裝車間見到她時,渾然不覺有人到訪。據她回憶,“在縣城打零工的日子讓收入並不穩定,去年8月開始在包裝公司找到工作,現在收入穩定,一個月能賺3000元”。華大姐笑着說。據廠長餘培培介紹,包裝廠輻射周邊社區,現已有工人30多名,熟練工人的工資可達5000元左右。

數字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累計投入易地扶貧搬遷各類資金約6000億元,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其中城鎮安置區5000多個,農村安置點約3萬個;建成安置住房266萬餘套,總建築面積2.1億平方米,戶均住房面積80.6平方米;配套新建或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6100多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萬多所、養老服務設施3400餘個、文化活動場所4萬餘個。

“近年來,爲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思源社區通過提供創業就業服務、完善配套公共設施建設、提升居民文明素質等措施,讓他們能實實在在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吳佳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