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旗手崩了 這個市場爆發熔斷潮!更有一天虧43%

(原標題:突發!牛市旗手也崩了,光大證券一度跌停!這個市場爆發“熔斷潮”,更有上演"天地板",一天鉅虧43%!)

今天的股市行情整體來看,不太樂觀,尤其是牛市旗手券商股,集體大跌,尤其是曾經一個月大漲200%的光大證券,直接跌停。

截止收盤,兩市漲跌不一,滬指跌0.82%報3251.12點,成交2355億元(人民幣,下同);深成指漲0.48%報13191.25點,成交3933億元。創業板指上漲0.65%,報2617.74點。兩市共34股漲停,共10股跌停。

盤面上,各行業跌多漲少,旅遊綜合、券商、飲料製造等行業跌幅居前;電源設備、營銷傳播、電子製造等行業漲幅居前。兩市上漲1839家,下跌2038家,167家漲幅持平。

另外一方面,可轉債市場熱度不減,投機炒作依舊。

券商股大跌

截至26日A股收盤,券商股的表現有點崩。光大證券一度跌停,浙商證券跌近8%,中銀證券跌超6%,招商證券、中信建投、第一創業跌超5%。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跌幅較大的券商股,都是此前漲幅靠前。

同花順也在盤中一度跌超10%,10月23日同花順公告,前三季度淨利潤爲7.72億元,同比增長68.45%;第三季度淨利潤爲3.33億元,同比增長71.80%。公司擬投資14億元建設同花順未來科技園。股東名單方面,北向資金持股比例由二季度末的3.15%升至4.08%。

股民們都看懵了。

有分析認爲,四季度大盤能不能真的走強,還是要看大金融走勢,大金融中保險、銀行前期走勢會相對強,券商相對弱,主要是溫度還不夠,若溫度被帶起來,券商纔會補漲,並引領大盤衝關鍵位,當然,這是最理想的走勢,需要消息面配合。

長城證券分析,從基金Q2持倉的情況,非銀金融板塊的持倉繼續下降,邊際空間改善潛力巨大。雖然本週受市場風格輪動風偏的影響,加劇下行。但我們仍堅定認爲,以券商爲代表的資本內循環板塊所承接的歷史使命愈發重要,逐漸形成“戴維斯雙擊”效應,隨着高估值板塊的抱團改變及機構調倉推進,券商等板塊有望成爲新的抱團,改變目前普遍低配的狀態。且在行業混業想象的時代背景下,分化分層發展的趨勢將加劇。

長城證券研報稱,在不久的將來,將形成大券商併購小券商、金控規下銀行併購券商、互金巨頭入駐券商等至少三條路徑打造航母級投行,證券行業的競爭格局將過渡至外資券商、銀行系券商(按照央行金控新規,未來可能銀行控股或設立券商,只要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管理局按照金融監管職責分工對金融控股公司實施功能監管,亦符合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爲主的格局。未來直接頒發牌照的可能性顯著降低,在規範金控運作的基礎上以金控形式是大方向)、傳統券商(包括幾家互聯網券商巨頭)共存的格局,短期來看行業競爭程度將會加劇,銀行系券商可能會聚焦投行領域,傳統券商在股票質押、兩融業務領域壓力會有所加大,預計中小券商壓力加大(未來可能牌照變更愈加頻繁,疊加監管鼓勵行業的併購重組與員工持股等);長期看監管聚焦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我們認爲這是推動券商板塊上漲重要變量及主線,基本符合我們5月以來的市場累積燃點的研判,可以參閱我們多篇的覆盤報告,需密切關注本輪行情觸發點-流動性拐點的變化及國際局勢的外部變量。我們還是強調近期券商板塊階段性回補調整,不改板塊上行趨勢,更應從容、積極佈局

中原證券認爲,進入10月以來,各大權益類指數節後明顯走強,固收類指數低位盤整,略有反彈。預計10月行業自營業務整體將有所改善。市場成交有所放量,但較7-8月仍有差距,且存在國慶長假因素,預計10月行業經紀業務環比將出現進一步回落。兩融餘額再創近年來新高,預計10月兩融業務對行業單月經營業績的邊際貢獻將持續爲正。雖有螞蟻集團打底,但面臨傳統業務淡季,預計10月行業投行業務總量環比將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綜合目前市場各要素的最新變化,2020年10月證券行業單月整體經營業績環比難有大幅改善的空間。在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快速推進、證券行業經營業績持續改善以及行業整合的預期下,券商板塊在充分調整後仍具備進一步向上修復估值的潛力。未來券商板塊估值區間有望由1.5x-2.0x倍提高至2.0x-2.5x倍,應積極保持對券商板塊的長期關注。其中,頭部券商業績穩定,並受益於多重政策利好,仍爲配置的首選;牛市週期中,中小券商的業績彈性更大,應重視彈性券商的波段投資機會

可轉債延續“熔斷潮”,逾30只轉債臨停

可轉債延續“熔斷潮”,逾30只轉債臨停,10只轉債兩度臨停;智能轉債上午漲臨停下午跌臨停。通光轉債收漲逾84%,盤中一度漲近130%,九洲轉債漲逾72%。

其中智能轉債上演天地板,假如最高點買入智能轉債的話,最多有可能虧超42%。

轉債臨時停牌公告也如雪片般的密集發佈,僅深交所23日總共發了37個盤中臨停公告,市場再度陷入瘋狂。可轉債暴漲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三點:1、可轉債T+0交易,不設漲跌幅限制。2、科技消費白酒高企,市場賺錢效應較差。

在賺錢效應下,不乏槓桿資金參與瘋狂的轉債交易。有私募稱,對於成交額劇增的可轉債,不排除有配資資金參與其中。在近期可轉債市場出現的個別轉債被市場爆炒的現象

針對可轉債市場債出現部分個券脫離正股基本面過分炒作的情況,證監會官網上週末披露《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起草說明指出近期出現的個別可轉債被過分炒作、大漲大跌的現象,充分暴露出制度規則與產品屬性不匹配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目前在規章層面尚無專門規範可轉債的規則,在制度設計上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二是未對可轉債制定專門交易規則,出現部分可轉債被過分炒作現象。三是可轉債持有人保護機制不夠完善,投資者保護有待加強。

因此,與現行規則相比,《徵求意見稿》在交易規則、贖回條款信息披露、投資者權益保護等角度着墨較多。主要關注點包括:從交易規則、投資適當性制度、風險監測等角度完善交易轉讓制度;強調權利對等,明確贖回規則,防範贖回風險;加強信息披露和投資者權益保護。

隨着徵求意見的推進和後續正式稿的出臺,後期預計有進一步的交易細則出臺,可轉債各項規則料將更加規範,不斷壯大、日臻完善的可轉債市場料將爲各方投資者提供更加有利的投資環境。

海通證券表示,從特點來看這些被過分炒作的個券餘額相對較小,多數機構參與度較低,原因或是目前股市震盪行情下賺錢效應有所降低,疊加制度規則與轉債產品屬性一定程度上不匹配。而週五出臺的徵求意見稿,主要在發行、交易、條款、信息披露、持有人保護及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規定,未來隨着相關規則落地,轉債市場投資交易也將更加規範,短期過分炒作投機情緒或也將有所抑制。總體而言個券過分炒作對機構投資者的影響或相對較小,策略上建議更多關注四季度陸續發行的優質新券上市佈局機會,行業上更多關注偏週期,業績確定性較強估值合理的科技成長以及醫藥消費等可適當關注,此外未來可關注十四五規劃受益方向。

華創證券認爲,總體看,可轉債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整體提估值行情難度較大,因此行情驅動或將來自於正股的α。一從基本面看,預計明年宏觀經濟環境在基數效應下呈現前高後低走勢,2021下半年或迴歸常態化,市場驅動邏輯逐漸從“流動性驅動轉到經濟基本面驅動”。正股業績繼續修復,預計四季度和2021年Q1季度,順週期相關行業業績仍將不同程度改善,大金融、大週期、可選消費等順經濟週期的板塊可能會相對佔優。二從正股估值看,銀行、鋼鐵、採掘、交運、非銀等順週期行業估值仍具備吸引力。三從政策驅動方面,關注十四五規劃提供的相關行業主題行情。

東吳證券指出,近期股市波動劇烈,板塊輪動明顯,震盪回調或衍生機會,但仍需合理控制風險。可關注低估值績優藍籌股,以及地產後週期的汽車、家電等行業。中期可關注消費升級及產業升級等領域龍頭。長期仍看好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等板塊,代表標的有隆20轉債、恩捷轉債等。但可轉債的波動明顯高於純債,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要求較高。投資者參與之前應該做好波動的準備,當前以平衡性標的爲主要投資策略,謹慎選擇高估值的主題,同時仍需時時關注國家政策走向及轉債市場的贖回風險。

山西證券稱,可轉債的理論轉股價格與正股實際價格偏離度極大,可轉債市場投機氛圍濃厚。可轉債的過度投機積聚了市場風險,也不利於保護投資者利益。可轉債的過度投機也使得A股場內資金外流,兩市回調。監管在週五晚間重拳出擊,有利於及早防範可轉債過度投機風險,嚴監管下可轉債炒作熱度將逐步降溫,資金有望重新迴流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