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篇佈局“十四五” 汽車業競逐智能、綠色新賽道

在2020北京國際車展上,一件件展品展示了中國汽車技術創新的成果。圖爲東風風神C15TDR發動機,與上一代機型相比,其效率提升4.6%,摩擦功降低42%,暖機時間大幅縮短,提升動力輸出並降低了油耗。其動力版、高效版機型將分別搭載在東風風神傳統燃油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上

在安徽合肥,蔚來中國總部旁的換電站投入使用。據透露,蔚來目前已經在全國建成超150座換電站,接下來3年左右的時間會達到1000個。

“汽車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和第四空間。當前,新能源、車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高速發展,讓我對未來的汽車生活充滿了期望和遐想。”出行領域日新月異的變化讓張琦幸福感“蹭蹭上漲”。

作爲一名就讀於清華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的“技術控”,張琦認爲,“高效、安全、多樣”將是未來出行的關鍵詞。

“計算機視覺讓汽車能夠準確識別行人和障礙物,而車聯網讓車與車、車與道路之間能夠實時交換大量信息。”在他看來,這將極大地降低汽車與其他車輛、行人以及道路設施之間相撞的概率,並提高出行效率。

作爲未來科技研發的中堅力量和汽車的消費主力,與張琦一樣對未來汽車出行滿懷期待的年輕人還有不少。

在近日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新鮮出爐。其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等內容與人們的出行生活息息相關。

對於汽車產業來說,如何謀篇佈局“十四五”,不僅是汽車產業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更關乎着人們的出行幸福感。

“‘十四五’期間,汽車產業將會有技術大變革市場大調整、政策大轉折、環境大開放、行業大洗牌、佈局大調整,以及出口大增長。”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資深專家、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吳鬆泉說,“這將是汽車政策深度的變革與調整期,汽車產業鏈與價值鏈面臨重構,‘十四五’期間,將基本奠定汽車產業的主要格局。”

“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到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從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爲“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創新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和規劃

對於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汽車產業來說,科技創新更是發展的重中之重。

“2013年開始研究智能網聯汽車時,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回憶起7年前“創業”的那段經歷,東風技術中心Sharing-VAN BU首席執行官李凱感慨萬千。

當時,汽車行業正處在向“新四化”轉型發展的初期,人工智能、感知傳感器等領域的人才、技術積累較爲薄弱,創新的難度可想而知。在李凱看來,對於正嘗試向上突圍的自主品牌來說,技術“空心化”的隱患必須得到解決,“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一定要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在這種信念的堅持下,一方面,東風的前瞻技術研發團隊不斷擴大;另一方面,搭載了智能網聯功能的東風風神量產車頻頻問世。

“中國消費者有一些獨特的需求,中國道路情況也比較特殊,因此我們需要一套更符合中國國情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李凱介紹說,東風風神量產車搭載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經過了反覆測試,其自動緊急制動、行人識別保護、交通標誌識別、智能限速控制等功能都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習慣。

事實上,類似的科技創新成果還有不少。如搭載在東風風神AX7 PRO等車型上的Windlink 5.0智能車機系統,以及突破卡脖子技術的東風風神C15TDR發動機。

據介紹,C15TDR發動機動力版、高效版機型將分別搭載在東風風神傳統燃油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上。與上一代機型相比,該發動機的熱效率提升4.6%,摩擦功降低42%,暖機時間大幅縮短,在提升動力輸出的同時也降低了油耗。

“科技創新正爲中國製造發出更響亮的聲音。”有分析指出,解決發動機的卡脖子技術,意味着像東風風神這樣的中國品牌具備了趕超合資品牌的實力。

自2009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連續11年穩居世界汽車銷量冠軍,同時也被視爲引領全球汽車產業前沿技術發展趨勢的核心舞臺。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國內汽車企業分享了“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策略。記者梳理髮現,科技創新大多被提至重要位置。通過科技創新實現技術突破,提升產品力和品牌力,成爲大家不約而同的戰略選擇。

“‘十四五’是國家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期,新一輪技術革命爲產業轉型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無限的機遇,新冠肺炎疫情提升了產業轉型的速度和難度,這也倒逼產業加快轉型的速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世界汽車組織主席付炳鋒表達了他對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期許。

在他看來,中國汽車業必須抓住未來5年的戰略機遇期,在危機中尋找新機,建設發揮引領作用的汽車強大市場,創造汽車產業發展新機遇。

新能源汽車迎來發展新信號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目標設定成爲一大亮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發展新能源汽車正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

11月2日,新能源汽車迎來了發展的新信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再次明確了電動車長期發展。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稱,《規劃》是“很務實的綱領性文件,是我們未來中長期發展新能源的核心指導方針。”

“《規劃》展現了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的升級,鼓勵電動汽車企業在研發等環節下足功夫,推動全產業鏈向用戶端轉型。”在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看來,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綠色出行的夢想,也爲汽車產業競爭提供了“換道先跑”的機會。

秦力洪認爲,汽車企業應加強自主研發,並關注新能源用戶的產品體驗以及新能源汽車服務體系的建設,從而從根本上提升新能源產品的用戶滿意度。

《規劃》指出,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同時,充換電服務網絡便捷高效,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據透露,蔚來目前已經在全國建成超150座換電站,接下來3年左右的時間會達到1000個。不久前,由蔚來、北汽新能源、中汽中心等單位牽頭起草的GB/T《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推薦性國家標準通過了審查,爲換電式電動汽車提供開發設計指導和安全測試依據。

2019年,全球主要國家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210萬輛,而中國銷量達到120.6萬輛,佔中國新車銷售比例達4.68%。截至2019年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720萬輛,中國佔比5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實現反彈,產銷量分別完成13.6萬輛和13.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0%和67.7%。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刷新了歷史紀錄。

不過仍有分析人士提醒,新能源汽車要想真正實現普及,要邁過的關卡還有不少。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進入完全市場化和高質量發展攻堅期,要施行‘市場+政策’雙輪驅動以推動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表示,當前,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提速換擋、跨界融合、加速創新的發展新階段,只有堅持市場導向、創新驅動、協調推進、開放合作,並不斷加強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佈局,才能讓新能源車真正實現健康發展。

有人說,五年計劃就像一場接力賽。如今,中國汽車業接過了新時代的“接力棒”,承擔起“打造製造業強國”、開創“中國智造”“中國創造”的使命和責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程鴻鶴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