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小石橋或影響世界鋰資源大格局

小石橋彝族鄉,原本是雲南玉溪紅塔區一個不起眼的山鄉。7月10日之後,這裡會影響世界

在鄉政府東北4公里,一片種着玉米和馬鈴薯的紅壤黏土山地被標註爲ZK4300——這是一個勘探鑽孔編號。正是這個編號,讓這片紅壤地變得不再平凡。

科研性示範勘查預測表明,從這裡延及滇中3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下,氧化鋰資源量高達489萬噸。這也意味着,這裡將形成一個世界級的鋰資源基地

雲南省正高位推動鋰資源開發,並已組建科研開發聯合體,加大新型鋰資源基地示範區的勘查研究,加快推進產業化進程。”雲南省科技廳副廳長趙海波說。

創新找礦理論,世界級鋰礦資源前景廣闊

10日下午3時許,隨着開鑽令下達,輕型鑽機啓動,不到10分鐘,兩名工人就在ZK4300鑽孔地表約60釐米處,得到了第一根巖芯。

“我們通過佈設鑽孔,揭露含礦地質體的情況。這裡的地質連續性非常好,含礦體在地表的出露範圍寬度在20—50米不等,探礦深度在0—500米。”雲南省核工業二〇九地質大隊工程師王長兵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稀有金屬鋰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廣泛用於電池、醫藥、核工業、航空航天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是現代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原料,被稱爲“21世紀新能源金屬”和“促進世界進步的金屬”,具有很高的經濟和戰略價值

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溫漢捷研究員團隊長期從事鋰礦成礦理論與找礦技術研究。3年前,項目組在貴州、雲南等地的石炭系、二疊系黏土巖中,發現了戰略性關鍵金屬鋰—鎵—稀土超常富集的現象,尤以鋰超常富集最爲引人矚目。

在深入研究基礎上,他們率先提出了“碳酸鹽黏土型鋰礦牀”這一新礦牀類型和成礦新模式,並在昆明觀音山、玉溪小石橋塊段總計7.2平方公里範圍內,獲得約34.46萬噸氧化鋰資源量,達到超大型規模。僅以小石橋靶區推測,預測滇中氧化鋰資源量約爲489萬噸。

中科院吳福元院士徐義剛院士到現場考察,給予高度評價;中科院翟明國院士、中國工程院毛景文院士在項目諮詢會上也給予高度評價。

我國有規模巨大的此類岩層,因此碳酸鹽黏土型鋰資源有着廣闊的資源前景。

鋰資源戰略地位突顯,千億級支柱產業呼之欲出

“根據此前科研勘查獲得的數據,滇中鋰礦平均品位約爲0.3%,最高達1.02%,按照相關評價標準,平均品位0.2%即有經濟開採價值。”玉溪市科技局局長李世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由於滇中鋰資源富集在蒙脫石層間礦層埋藏較淺,有的直接在地表,開採條件較好,甚至可露天開採。

發展新能源已成爲保障我國能源供應安全、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的一條重要途徑。滇中鋰礦的開掘,將極大改變世界鋰資源格局

“作爲戰略資源和新興產業,鋰資源開發和後續產業鏈發展,符合雲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的部署,未來有望發展成爲千億級的支柱產業。”趙海波說,鋰資源開發和後續產業鏈發展涉及面廣,需要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統籌協調,協力推進。

“小石橋新型鋰礦資源的科研勘探與開發,是玉溪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機遇。”玉溪市政府一級巡視員解仕清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配合做好勘探有關工作,全力做好新型鋰礦資源開發與利用這篇大文章。

此次開鑽,雲南省核工業二〇九地質大隊採用了綠色便攜式全液壓鑽機,微創找礦,佔地少,可以做到不砍一棵樹、不佔用連片農地

“我們將認真做好避讓生態保護紅線、基本農田、水源保護區、林業保護區及周邊環境保護的措施,依法依規科研勘查。”作爲產業發展平臺代表,雲南省戎合投資控股公司董事長劉潤軒說,他們將協調好各方力量和資源,與中科院昆明分院合作方一道,共同完成好科研勘查與前期研究項目任務書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