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岸邊“小石林”

雲貴高原滇池出水口——昆明海口螳螂川畔西南儀器廠西南山麓,有一處綺麗的岩溶地貌自然景觀,蒼崖拔地而起,石峰突兀,參差錯落,世人稱“小石林”,徐霞客當年至此,也曾深感“不虛此行”。

趁着假期,我和妻子慕名爬上了這座石城,這個季節,山上各類野花香氣四溢,樹木蒼翠鳥兒石崖和樹林間飛來飛去。在岩溶形成的洞穴、隘口、過道中穿行,有一種穿越時空、迴歸史前原始生活的感覺。有一處兩面石壁對陣間隙的半空中,夾着一塊橢圓形的巨石,千萬年都沒有掉下來;另有一處較細小崖頂上,頂着一塊幾乎正方體大石頭;還有一處崖壁上被侵蝕出一個心形門洞,人正好可以從這裡自由通過。這些奇蹟用鬼斧神工來形容一點都不爲過。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時年51歲的徐霞客來到石城。後來,他在《徐霞客遊記》中對石城讚歎有加,稱此地“闔闢曲折,層沓玲瓏,幻化莫測鍾秀獨異”,讚歎它“嶺頭峰石涌起,有若卓錐者,有若夾門者,有若芝擎而爲臺,有若雲臥而成郭者”,觀之讓人流連忘返,到頭來,“猶令人一步一回首矣”。從此,這片範圍不大的岩溶地貌逐漸被世人知曉。

徐霞客到此遊過50餘年後,清康熙二十九年冬(1690年),雲南刑按察使許弘勳巡視螳螂川時,特來此一遊,對之鐘愛有加。看到石壁內有大小兩塊空地,周圍被峰壁環抱,如堅固的城堡,欣然寫下“石城”二字,從此這個景觀有了正式的名字。作爲當朝著名書法家,他即刻題“湖天鎖鑰”及“雲莊”各一帖,並五律《許弘勳石城壁詩》二首,以隸草書成,責成工匠鐫刻於石城之上。

抗日戰爭時期,大量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被迫遷往川滇的深山之中,包括兵工署第51兵工廠在內的光學儀器槍械、水泥衆多企業就在海口鎮落地生根,這裡離昆明不太遠,交通也算方便,又有大山保護,可以避免敵機的轟炸。海口鎮從此成爲了雲南工業的搖籃,直到今天也是昆明不可或缺的工業重鎮。

在那個艱苦的歲月,人們把石城下的大山掏空,成爲車間,在裡面生產抗戰物資,生活區就建在下面的山谷裡。那時的人們,很少會在意山頂上美麗的石城風光,更多是關注山洞裡的一槍一彈,以及前線火燒眉毛的戰事。時過境遷,生產車間早已經搬出了山洞,這裡又恢復了寧靜安然

這兵工署第51兵工廠就是西南儀器廠的前身,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這裡都是兵工廠,山上的石城也劃歸西南儀器廠管理。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南儀器廠投資,修通環石城道路、小橋,建“豁然亭”“鍾秀獨異”品字牌坊石桌石凳等,種植花草樹木,把石城裝扮得分外妖嬈。現在,石城由西南儀器廠移交地方政府管理,2020年,昆明市政府將海口石城摩崖石刻列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景區比較隱蔽,再加上沒有過多商業性質的開發和宣傳,所以來這裡的遊客並不多。外地來的多是酷愛遊山玩水和人文歷史的人。大部分是來這兒鍛鍊身體拉琴唱歌跳舞的當地人

此時,正值初夏的上午,天氣晴好陽光明媚,站在石城的最高處豁然亭上,舉目四望,豁然開朗,海口壩子從滇池邊上一直延續到西南儀器廠所在的山谷,滔滔流淌的螳螂川從小鎮蜿蜒而過,讓這座滇中小鎮一年四季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