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電視的年代》寫庶民古早味

臺灣第一首流行歌是哪一首?從什麼時候開始,中秋節流行烤肉、過年一定要打牌?三位年輕的臺灣文史研究者芬鬱沈家姍、蔡蕙頻合寫《沒有電視的年代》,從阿公阿嬤看的歌仔戲、聽的音樂、去哪裡踏青,寫到當時的廟會報章雜誌和咖啡館流行,重現古早生活情味

近年,臺灣史研究從學院走向民間,許多非歷史科班作家庶民生活角度出發,開發出各類型的臺灣史寫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着有《喜事臺灣》、《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等書的陳柔縉,她深入研究報章史料生動重現日治時代庶民生活,筆調生動有趣,大獲好評。

其他如文史工作者永明也針對老照片唱片收藏,出版《臺灣世紀回味》、《臺灣歌謠》等書。現經營「永樂座」書店的作家石芳瑜,也在近日推出《花轎牛車偉士牌》,描繪荷蘭時代至今名人的愛情故事,也側寫各時代社交情境

《沒有電視的年代》三位作者中,七年級的蔡蕙頻、沈家姍現就讀政大臺灣史博士班,林芬鬱畢業於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爲這類寫作中的新生代。蔡蕙頻表示,學院中雖着重政治史,但她受陳柔縉的書啓發很大,未來也決定繼續寫作庶民生活史

書中分十章節重現百年前的庶民生活休閒,筆調輕鬆詼諧,例如她們描繪打牌興盛的年代,男女老少各有所好。板橋林家後代、文史學者林衡道回憶,家裡要是東家打麻將傭人就會趁東家不注意的時候打四色牌,小孩玩的則是繪有日本歷史人物畫像紙牌。民間還曾流傳,如果能偷到新搬來的住戶家門口門牌,則打牌必勝,其風潮可見一斑。

談到郊遊勝地日本政府便曾舉辦票選,選出淡水日月潭鵝鑾鼻太魯閣等臺灣八景阿里山櫻則從一九五○年代流行至今,當時報紙便有「阿里山櫻花盛開,登山遊客接踵來」的報導

歌仔戲流行的背後,則反映出當時女人不能自由外出,「趁着廟會出門看一出歌仔戲」成了許多女人少有的娛樂,看到戲中主角遭遇和自己相仿,更能陪着痛哭一場,無怪乎歌仔戲觀衆以女性居多。

日本人引進喝咖啡的習慣後,泡咖啡館成名人雅士潮流,咖啡館內可以約會、聽音樂,五○年代甚至還加了點「粉味」。因當時公共茶室競爭激烈,不少老闆請來妙齡女子陪喝茶,後來大加取締,有些茶室爲了躲避查緝便把店名改爲「咖啡館」,當時有名的「黑市咖啡館」還分爲本省幫、外省幫,小姐風格和收費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