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人》捐書給金門大學的一段插曲
白蟻居然把整箱書吃成網狀泥塊,只留下中間這本《悲哀的靈魂》的完整封面和半本集子。(作者提供)
我自2016年起開始捐書給國立金門大學圖書館,幾年下來,陸續捐出的書已超過最初承諾的一萬本了。
在已捐給金大圖書館的心愛藏書中,同時承載着我許多個人的生活記憶,包括家母問我是不是每個字都仔細讀過的《中文大辭典》,戲曲小說權威徐朔方老師八十高齡時親手替我一一打包從杭州郵臺的《古本小說集成》,又例如北京陳有升先生定期爲我選購新書時好幾次因爲提袋破了散落在雪地上引起路人圍觀,曲沐教授有兩摞地方民間文學資料本則是他轉搭近二千公里的火車從貴州拎到山東當面送給我的……,睹書思人,這也是我以前常在書房發呆的原因之一。
書在手邊,看得到,用得着,當然是一大享受;不過,要是書在身邊,卻塵封堆疊在紙箱裡,連發生了什麼事都不曉得,那就變成另一種悲哀了。
今年1月25日,趁着寒假,打算多寄一些書捐金大,我在收拾一處位於三樓的藏書時,萬萬沒想到長年堆放在窗邊牆角的幾箱書竟遭白蟻偷偷啃食,書箱外觀看起來還好,搬起來卻變得極輕,突然從中斷裂,半箱滾落地上,斷裂處清晰地出現「悲哀的靈魂」五個大字,嚇了我一跳。
「悲哀的靈魂」,是香港紫蘭書屋在1978年出版的一本短篇小說集的書名,副標題:「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作者虞雪。不料可惡的白蟻,居然把整箱書吃成網狀泥塊,只留下中間這本《悲哀的靈魂》的完整封面和半本集子來嚇唬我。
白蟻活體無存,帶給我的惶恐,卻數日猶在。我一邊痛恨對書籍危害程度高過書蟲蠹魚的白蟻,一邊搜尋《悲哀的靈魂》的相關資訊。經查,在臺灣只有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香港的朋友說當地二手書店找不到這本書了,大陸的朋友則說「孔夫子舊書網」僅存一件定價人民幣200元問我要不要?
我在想,我要是花人民幣200元買回這本《悲哀的靈魂》來捐給金大圖書館,未免有點矯情;但如果捐不成原本想捐的這本書,我又心有未甘!畢竟這本書收錄虞雪〈青面嬤〉、〈魏阿大〉、〈老楊嫂〉、〈靈嶽〉、〈母與子〉、〈罪與罰〉、〈海棠姑娘〉、〈悲哀的靈魂〉、〈玉蘭〉等九個短篇小說,都是作者關於文化大革命期間「不能淡忘」的故人故事,讀來雖然沉重,但那些苦難仍應被人們牢記纔是。
那幾天,我滿腦子都是「悲哀的靈魂」:書若有魂,慘遭白蟻戕害至此,能不悲哀嗎?人爲萬物之靈,面對受到政治迫害的精神病患者的無辜遭遇,又豈能無動於衷呢?(虞雪〈悲哀的靈魂〉這篇小說又有一個副標題:「一個精神病患者的手記」。)
沒多久,當我人已到了臺灣大學,正準備去圖書館借閱該館所藏香港版《悲哀的靈魂》時,文友柯榮三教授在臺北竹軒二手書店以新臺幣100元,幫我買到了一本《海棠姑娘—中國大陸土地上悲哀的靈魂》,原來虞雪1978年的《悲哀的靈魂》,高雄白莊出版社1979年曾予改名翻印,內容相同。
寒假過後,我將虞雪《海棠姑娘—中國大陸土地上悲哀的靈魂》,連同另一部197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善尼津(索忍尼辛)着、黃導羣譯的《悲愴的靈魂》(別名《伊凡.丹尼索維奇生命中的一天》,1970年臺北志文出版社即時翻譯出版),一起擺入我捐給金門大學編號第458箱的郵局三號便利箱內,希望這兩本好書也能獲得金大圖書館妥善的典藏,讓更多人可以閱讀,以慰「悲哀的靈魂」。(陳益源/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作者捐給金門大學編號第458箱的郵局三號便利箱。(作者提供)
來文來源:《金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