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人》158枚金戒指

陳益源教授帶領研究參觀黃振良文教文史文化作品展」。左起:何婉君王寶妮丶羅英倫丶黃振良丶陳益源丶陳長慶丶蔡明雄。(作者提供)

本來我是想把這次「浯江夜話」的題目訂作158顆鑽石,或158粒珍珠的,不過,恕我俗氣,我受家母儲蓄習慣的影響,從小就偏愛黃戒指,那就還是以金戒指來做比喻吧,這樣也合乎我1月11日在金門睿友文學館講法

1月11日下午,我領着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的幾位研究生,到碧山參觀2021年1~3月睿友文學館的第一檔展覽:「黃振良文教文史文化作品展」,承蒙陳長慶館長出面接待,並邀請黃振良老師親自導覽,讓來自臺南的羅英倫、來自香港的何婉君、來自泉州的王寶妮等人,感到無比榮幸

由於黃振良老師投身金門文史工作已數十年,從1996年的《金門古代農具探尋》到2020年的《海濱鄒魯:金門歷代進士文物展專輯》,已出版三十幾部專書,內容涵蓋閩南語教材編纂、歷史古蹟導覽、方誌村史撰述、戰地文化實錄、民俗採風調查、散文小說創作等等,豐富多元,現場聽他自己解說,自然是一大享受。

當我們很享受地聆聽完他結合現場照片展示,講述他與陳炳容老師合作尋訪的「金門太武山古十二奇景」,以及「金門新十景介紹」之後,眼看時間已近尾聲,黃老師卻似乎還來不及分享他另一項重要田野調查成就,我於是趕緊打岔,詢問在場的同學:「如果在古同安(現今廈門市同安、翔安集美海滄四區)的158個村落,各擺着一枚金戒指,並且告訴妳們地址,妳們會去一一拿回來嗎?」

走訪一個村,可以拿到一枚金戒指,這樣的「尋寶」行動是否具有吸引力?我看同學們的眼神,迷惑多過欣羨,想想也是,大老遠跨海一村才能得到一枚,頂多走個三、五十村應該就會累得想放棄了吧?

我之所以這樣提問,目的是在請求黃振良老師分享他《浯江衍派:金門徙衍古同安內地家族聚落》一書的寫作經驗。這部《浯江衍派》含金量高,無論其選題、研究方法或研究精神,都堪爲大學研究生學術研究典範

果然,聽完黃振良老師現身說法之後,英倫對「勇於向外探索、開枝散葉後,仍不忘頻頻回望」的金門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說:「沒想到出於對堂號的疑問與執着,竟能促使黃老師抓住前人留下的身世密碼,親赴同安考察,用不同以往的角度,爬梳出一部以金門爲核心的聚落遷徙史,令人神往,也讓我對金門的認知更加豐富了。」婉君也說:「黃老師無意細說《浯江衍派》田野調查的辛苦,反而雀躍地分享研究的發現,可見他是純粹爲求知而研究,並不在乎在得到答案前的荊棘塞途」,這種治學態度令她敬佩

我們實在無法想像,黃振良老師踏查廈門市同安、翔安、集美、海滄四個行政區內158個村落,得走多少路、吃多少苦?他最後發現158個村落中有133個確定是金門浯江衍派(另有9個確定不是,還有16個尚待確認),換言之,他的鍥而不捨猶如爲金門(爲金廈兩地)找到了133枚金戒指。實際上,在他出發前,並沒有人告訴他那些金戒指放在哪裡;等他埋首完成《浯江衍派》之後,讀者則很容易可以看出它的價值早已超過133枚甚至158枚金戒指了。

難怪寶妮事後表示:「黃老師不只是一個找金戒指的人,更是一個歷史的搶救者和記錄者,守護異地浯江人的尋祖之路。」她說她老家晉江青陽有一個霞浯社區,住有浯江黃氏,不知是否與浯江衍派有關?她回晉江也要效法黃振良老師去查查看。

衷心感謝黃振良老師替我們成大師生上了如此寶貴的一課。

(陳益源/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黃振良所着《浯江衍派:金門徙衍古同安內地的家族聚落》一書。(作者提供)

來文來源:《金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