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拉緊鏈條」 智庫:美應在西太實施海上壓力戰略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28日發表一項有關西太平洋的戰略報告,內容指出,美軍與盟友在西太平洋擁有「第一島鏈」的地理優勢,美國可以利用此點來對中國施壓;直到2024年,這項新戰略的經費約爲80億到130億美元,是美國能夠負擔的費用。
《美國之音》報導,這份報告名爲「拉緊鏈條,在西太平洋實施海上壓力戰略」(Tightening the Chain, implementing a strategy of Maritime Pressure in the Western Pacific),旨在提供美軍方針,藉此抗衡中國的軍隊。
報告指出,考量到美軍與其盟友在西太平洋具有的地理優勢,美國可以完善利用這點,沿着島嶼內外部署力量,進而對中國施壓。這項「海上壓力」的嶄新戰略,能夠幫助美軍解決在西太平洋所面臨的距離、時間難題,進而阻止中國展開其他戰事。
隨着中國近年來積極發展軍事能力,中方可以透過佔領土地等行爲快速改變現狀。因此,「新海上壓力戰略」就是要解決類似問題,預防像俄羅斯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的事情再次發生,讓中國認知到任何在太平洋展開的軍事侵略都不會成功,進一步放棄併吞的企圖。
CSBA研究員費賓(Billy Fabian)也是報告的作者之一,他表示,日本、臺灣以及菲律賓等國家的地理條件形成了天然屏障,美方可以利用這個地理優勢,防止或限制中國軍隊取得主導地位。
至於要如何實施戰略?報告提到,美軍可以透過「第一島鏈」部署精準的打擊網路,先加強地基導彈能力的基礎,再配合海上、空中等能力,以及加入電子戰與其他策略等。
比起舊戰略所耗費的時間太久,這項新戰略的主旨則是美軍要在一開始就阻止中國軍隊進攻,挫敗中方的信心。報告認爲,美軍採取強大的防禦姿態,雖然未必能真的贏過中國,至少可以預防侵略行爲再度發生。
報告列舉幾個美國擔憂中國的理由,包括美方認爲中國實施帶有掠奪性的方法,中國領導人越來越透過言語、行動試圖破壞現狀;此外,美國指控中國動用網軍、盜竊知識產權等行爲,來打破美國自二戰後建立的秩序,雖然其他國家也有類似手段,但中國的強度與規模更令人關注。
報告寫道,除非中國做出改變,願意接受更多元化的環境;美國纔會減少對中國興起的擔心。在此之前,美國別無選擇,只能採取措施來制衡中國,盡力降低美國的利益、價值觀受到損害。
報告預測,美國有可能因爲臺灣、南海等的相關事務被捲入戰爭中;至於這項新戰略到2024年所要投入的經費約爲80億到13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