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技藝 妙手回春(薪火相傳)

上海博物館收藏有一件明代宣德紅釉梨式壺。你很難想象在修復前它已經碎裂成10餘片,把手和底足都缺損嚴重。但其優美的器形髮色純正的紅釉,是典型的“宣紅”,代表了宣德時期銅紅釉燒製的極高藝術水準。爲了使這件頗具歷史和藝術價值的瓷器恢復到原有的狀態,修復師們詳細查閱了同類完整器的圖文資料,確定了修復依據,繪製了圖樣,對經過清洗的殘片通過細緻的粘接、補配和打磨,恢復了器物的原有形狀。這件紅釉瓷器的釉色變化極爲豐富,有的地方黑紅,有的地方紅色偏淺,同時又呈現了高溫燒造導致的紅釉流淌的動勢,大大提高了作色的難度。修復師經過無數次顏色的調配,對釉色的流淌性進行了精心模仿,最終使這件宣德紅釉梨式壺呈現出“渾然一體,補處莫分”的效果

“差處不可容一毫”

一件殘破的陶瓷要恢復如初,需經過清洗、粘接、補缺、打磨、全色步驟。上海博物館古陶瓷修復技藝傳統,便是在對各類型陶瓷器的特點熟習於心的基礎上,力求將每一個步驟都進行到“差處不可容一毫”的極致地步,使補缺部分上色後達到和原器渾然一體的效果,達到所謂的“無跡可尋”。

瓷片的粘接和補缺處材料的打磨,必須做到指尖觸之無絲毫滯澀的程度,才能確保全色這一關鍵步驟能順利進行。正是在這最具挑戰性的環節上,體現了上海博物館古陶瓷修復技藝最爲突出的兩個技術特點。

首先是筆繪與噴繪相結合的全色技法。以融入書畫功底的筆繪技法,根據原器的釉彩走勢精準接筆、靈活表現紋飾的動感,輔之噴筆繪製的濃淡和暈散來體現色彩變化的微妙節奏,同時提升上色的效率,如此取兩種技法之所長,保證全色的高質量和高效率,忠實再現原器圖案的意境和韻味。

其次是高超的古陶瓷色彩質感復原技術。在全面掌握不同色釉顯色特點的前提下,充分實驗不同修復材料的物理與化學特性,選取最爲適合的色料和媒介劑的組合,以點、染、描、繪等多種上色方式,使陶瓷的顏色和質感得到最爲逼真的模擬和呈現。這樣的核心技術確保了不同時期各個窯口的古陶瓷都能被修復到肉眼幾乎看不出處理痕跡的展陳效果。

一以貫之的師徒

“古陶瓷修復技藝”是一項具有深厚歷史積澱的技藝,其發端可追溯到上世紀。上海當時是重要的藝術集散地,各式古玩店遍地開花。上海博物館的古陶瓷修復技藝第一代傳人饒鴻發是當時修復古董文玩的一位巧匠,尤其擅長修古陶瓷。他在修復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系統總結了古陶瓷修復技藝的全套手法、工序和材料,成爲當時上海灘古陶瓷修復行業中首屈一指的大師級人物。1958年,上海博物館設立文物修復工場,饒鴻發和當時其他幾位古董修復行的頂尖高手一起被聘入館,專職從事古陶瓷修復工作。上海博物館也成爲國內最早設立古陶瓷修復崗位的博物館之一。

饒鴻發以精湛的技藝修復了大量國寶級文物。與此同時,他在館內收徒授業,其技藝至今已傳承四代。目前上海博物館的古陶瓷修復團隊共有4名成員,個個身懷絕技。第二代傳人之一的胡漸宜早年在上海模具廠工作,主要從事模具噴色,進入上海博物館後,利用原先的技術特長改良了筆繪修復的技法,開創了噴繪修復,提高了修復效率,也使修復後的視覺效果更爲自然逼真。第三代傳人之一的蔣道銀師從胡漸宜,開創了“瓷配瓷”的修復技法,並就這項技藝撰寫了專著《古陶瓷修復技藝》,爲業內廣泛推崇。他的弟子、第四代傳人楊蘊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材料和新技術的運用,首次將3D打印技術應用於古陶瓷的修復和複製中,並在2018年全國文物修復技能大賽“瓷器修復”項目中獲得一等獎。另一位第四代傳人卜衛民則研究東西方古陶瓷修復理念,嘗試運用多種新型清洗材料和作色材料,其出色的技藝在2009年被認證爲首批“上海市職工崗位絕技絕招”。如今這兩位老師也分別帶出了學生。

一以貫之的師徒制是精湛技藝完整傳承的保障,而每一代修復師的鑽研進取使得古陶瓷修復這株老樹不斷髮出新枝

“請進來,走出去”

有異於過去古董行技藝的秘不示人,上海博物館的古陶瓷修復團隊始終秉持保護文物的公心和社會責任感,不僅在館內以“師承製”模式傳承,同時也培養了大批館外的古陶瓷修復人才

早在1997年,蔣道銀便受國家文物局邀請在揚州開設了古陶瓷修復技藝培訓班,當時的學員如今都已成爲古陶瓷修復領域的資深專家。“請進來,走出去”是上海博物館古陶瓷修復一直貫徹的培養模式,即一方面邀請其他文博機構的修復人員來上海博物館實習培訓,一方面派出團隊前往技術力量薄弱和地處偏遠地區的文博單位進行現場授課,形成提供長期技術支持的合作機制。近年來上海博物館還與本地多家高校的文物保護與修復專業合作,共同培養古陶瓷修復人才。

60餘年來,上海博物館古陶瓷修復團隊爲本館和國內各省市博物館、考古機構、海外文博機構修復了數千件藏品,其中不乏國家一級文物,如元青花雙龍四系扁壺、成化素三彩鴨薰等,獲得了業內人士的高度認可。從石器時期的陶器到各朝各代不同窯口的瓷器,無論原先破損得多嚴重,經過上海博物館修復師們的雙手,都宛如“重生”,表面的釉彩以一種完整的姿態展現出來,在博物館柔和的燈光中,向人們訴說着歷史。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修復理念的更新,上博的古陶瓷修復技藝也在與時俱進,在尊重文物原有歷史文化信息的基礎上,以更符合現代文物修復理念的最小干預、可逆性等原則進行保護修復。以一件館藏元青花花卉紋套盒的修復爲例,這件文物之前經過了不當修復,修復材料已經老化。通過對這件器物的拆解和清洗,去除了原有的修復材料,對整個套盒的上百片瓷片進行了預拼接,確保對器型的理解無誤後再粘接成型。對缺損的部分用與該器物胎釉顏色接近的材料補配,精心打磨出套盒口沿菱花瓣壺造型,使補配部分與原器物銜接自然。由於蓋口缺損嚴重,缺乏補全青花圖案的依據,特意選擇以留白的方式,使觀衆和研究者能夠看到原始的破碎狀態和器物本來的風貌。

針對傳統修復偏重最終修復效果而缺乏過程記錄的問題,目前在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中心已形成了有序記錄從病害診斷到保護修復的嚴密流程。在修復前通過X射線衍射等大型分析儀器對文物的保存狀況和工藝信息充分提取,利用3D掃描技術全面記錄文物,制訂完備的文物檔案和合理的修復策略。在修復材料的選擇上也更爲科學環保,確保使用的材料不會對文物本體造成影響。3D打印技術在陶瓷補缺中的成功應用,則是非遺技術與科技手段融合的典型例證。

2020年12月,上海博物館的“古陶瓷修復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意味着,這門走過半個多世紀的傳統技藝,在保持自身技術精髓的同時將更具活力,更好地服務於新時代背景下的文物保護。

版式設計:趙偲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