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物展“如何展”比“展什麼”更重要

最近,遼寧省博物館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備受關注。不久之前,故宮的“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也成爲網紅展名跡衆多,固然是這兩個展覽的共同標籤。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它們其實代表了文物展的一大發展趨勢:用文物講好中國傳統文化故事,不再簡單地按時間、地域等劃分展品,而是打通文物和歷史空間、文化之間的壁壘

泱泱中華,值得高傲站在聚光燈下的文物數量可觀。今天,文物展不應止步於集納名跡甚至國寶,讓大衆“大飽眼福”,而更應以智慧的引導方式,讓傳統文化的精華滲透至人們的生活、觀念和思維方式。也因而,“如何展”比“展什麼”更重要。

策展策略和思維是“如何展”的核心。通過文物能告訴觀衆什麼?這“什麼”並非簡單從文物本體出發的用途、分類、工藝、時代、藝術特色等,而更應是其背後的深層意義,從文物到文化,達到透物見史、見人、見精神。比如此次的“唐宋八大家”展,通過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不同門類的文物,串聯起一根縱向的文脈弘揚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生平事蹟家國情懷,從而展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價值取向。又如上海博物館去年舉辦的“春風千里——江南文化藝術展”,用197件文物呈現一個鮮活、多面的江南,展示江南文化的性格和特徵。故宮的“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從四個單元出發,不僅爲觀衆勾勒了一個立體的蘇軾形象,還爲人們展示了蘇軾的“朋友圈”,以及對後世的影響,豐滿之餘還很“接地氣”。

當然,這些展覽不是沒有瑕疵,作爲主題演繹的展品,在其選擇上的貼切性上,或多或少還值得再斟酌。但與以往多以朝代、藝術門類等簡單劃分的文物展相比,已有天壤之別。

從看“文物”、展“藝術”到看“文化”、展“精神”的轉變,不僅是展覽自身變革的需要,也是社會美育的需要。國內的美育通常分爲這樣兩種,一種是培養藝術人才的專業型美育,一種是培養審美興趣型美育。而在學界看來,我們其實還缺失了一種很關鍵的美育,即思維型美育。思維型美育重點關注的不是藝術技能、藝術興趣,而是蘊含在藝術背後的人文精神、信仰精神、人文關懷、文化內涵、思維模式和方法。這是幫助人們通過理解藝術,進而超越藝術的一種教育。“文物展”當下發生的這種轉變,正是一種對普通觀衆思維型美育的引入和導向,對於拓寬文化歷史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有着積極的意義。

策展思維的更新,必將引發展陳方式的轉變。蘇州博物館一年多以前的“畫屏:傳統與未來”展,對展品的選擇大膽而又新鮮,並且利用實物屏風、當代展品的體量和高度,營造極具展覽主題氛圍的空間。

是時候考慮該如何讓文物活起來,走向觀衆了,哪怕,只是引起他們的興趣。沉浸式體驗的氛圍正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這或許需要一些輔助手段的引入。最爲常見的是高科技,比如交互式設備、聲光電組合。最基本也要置備若干多媒體影像,上述的幾個展覽幾乎無一例外。它們極大地豐富了傳統文物展單調的展陳方式,也能引起觀衆,尤其是青少年的興趣。但對於文物展來說,展陳方式如若過於高科技化、網絡化,將帶來展覽的泛娛樂化和展品本體的邊緣化,這又是格外需要警惕的陷阱

今天的文物展策展,有着太多可以探索的面向。它所調動的一切形式,都是爲了服務於內容,“外包裝”不管如何變化,核心都必須是文物、藝術,最終讓故事一環扣一環、一波接一波地演繹,爲人們復原出鮮活的、可以走進的歷史文化圖景

(作者爲藝術學博士,上海大學青年教師黃一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