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貸”動鄉村振興 讓幸福奔跑在希望的田野

春夏之交,草木蔥蘢,萬物並秀。重慶鄉村,雨後的陽光穿透雲層籠罩鄉野萬物。

在這裡,從金融知識普及到金融貸款助農,從扶植當地產業合力推進鄉村旅遊,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滴灌進渝州大地羣衆是筆,金融是墨,合力繪就的一幅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富口袋離不開“富腦袋”

利民之事,絲髮必興。金融助農火熱的背後,有羣衆的積極參與,更有金融單位的創新扶持,在渝州大地,金融知識宣講已從“一陣風”變成“四季風”,從“今天講”變成“經常講”。

4月27日,農行普惠金融服務到村宣傳隊爲村民普及金融知識。人民網記者 李棟

記者從重慶市區驅車1小時,車未停穩,重慶市巴南區二聖鎮集體村廣場傳來了一陣喧囂。

“能不能把銀行卡出借給陌生人?收到陌生電話匯款請求該怎麼辦?”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市巴南支行的一場普惠金融宣傳講堂正在舉行,村民們紛紛舉手搶答。

56歲的村民鄭孝平對記者說“宣傳隊一個月來兩次,來晚了只剩‘站票’”。據悉,除了宣傳金融知識,農行把業務點搬進了農村,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在駐村金融服務點,村民不但可辦理水電氣費的繳納,惠農貸款也能隨時辦理。”農行巴南東溫泉支行網點負責人胡曉娟說。

從鄉村到城裡,金融知識普及面逐漸擴大,在巴南區圖書館,農行把金融教育基地搬到了這裡。通過“室內+戶外”、“線下+線上”的模式開展多種宣教活動。

“相比惠及一村,‘陣地化’宣傳在這裡能讓更多年齡段的人接觸到金融知識,讓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羣體也能掌握和運用好金融知識,增強金融風險意識。”農行巴南支行個人金融部經理蔣珊對記者說。

鄉村旅遊離不開“金融活水”

重慶市巴南區二聖鎮集體村奔小康的故事,就是金融激活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的好案例。因爲金融扶持,村集體鄉村旅遊項目猶如雨後春筍,帶動當地百姓致富,展現出一片旺盛的生機。

雲林天鄉景區老闆樑榮站在民宿前憧憬今年的旅遊季。人民網記者 李棟攝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經營一度舉步維艱,農行的280萬貸款給我們帶來了希望。”經營雲林天鄉景區的老闆樑榮對記者表示。

2013年老樑把苗木產區變成景區,把閒置農房變爲民宿,曾經的山窩窩變成了聚寶盆,走出了“鄉村旅遊觀景+民宿集羣”的鄉村振興道路。“現在一年接待遊客60萬人次左右,預計今年五一黃金週能有100萬元左右利潤,老鄉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樑榮說。

集體村村支書鄭孝前對記者表示,村裡的梨、花卉、茶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融資難題,農行的金融服務成了“新肥料”,不僅盤活了現有資源,更爲當地鄉村振興加了油、助了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位於重慶武隆區的仙女山景區,遊客絡繹不絕。據景區負責人王建明介紹,1994年的景區營收僅僅400萬,2007年對景區進行整體性改造,農行累計發放12億元貸款,現如今年營收已達到6億,每年接待各地遊客600萬人次。

“曾經融資找過多個金融機構,最終通過農行的12億元貸款,進行了景區的整體性打造。企業的創新拓展,需要有農行這種有實力有擔當的企業爲武隆騰飛助力。”王建明說。

鄉村旅遊正成爲農村經濟發展中重要的增長點,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增加鄉村旅遊的吸引力,讓來到鄉村的遊客從“頭回客”變成“回頭客”,金融機構正發揮獨到的作用。並且注重鄉村旅遊發展中的品牌打造、品牌效應,也已成爲當地共識。

打造致富帶頭人離不開金融幫扶

正值竹筍收購旺季,重慶武隆雙河鎮經營鄉村民宿的老闆娘肖玉梅特別忙,兼顧收購竹筍和農家樂,已讓她奔跑在了小康路上。“關鍵時刻是農行撐起了我,信貸支持使我的農家樂越做越大。”追溯過往肖玉梅無不感慨。

老闆娘肖玉梅站在自家農家樂門前講述創業經歷。人民網記者 李棟攝

2009年拿着農行發放的3萬元個人生產經營貸款,肖玉梅乾起來了當地第一家標間式農家樂,現如今通過農行的持續支持,規模已從當初10多間客房逐漸擴大到現在的百餘間,年營業收入能達到70多萬,鄉親們看着她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很是羨慕。

“不會經營不要緊,房子就是資源。”肖玉梅不僅傳授自己的致富經,而且爲鄉親們引來了農行金融“活水”。現如今在雙河鎮,農家樂已遍地開花,農行的金融支持也已撐起當地旅遊住宿業超60%的份額。

苕粉廠老闆欒波講述從 “一鍋一竈”開始創業的經歷。人民網記者 李棟攝

記者走進重慶市武隆區關灘村,40歲的苕粉廠老闆欒波已站在廠房門前等候多時。廠房門口貼有對聯,廠內機器轟鳴,工人繁忙作業。回憶起創業經歷欒波頗爲感慨:“當了十幾年貨車司機,拋開費用,盈利所剩無幾。2010年看中苕粉生意,但當時兜裡僅剩700塊錢,把最後的希望投向了當地農業銀行”。

欒波用農行貸來的3萬塊錢逐漸把生意做大,已將產品銷往各地,日產量能夠達7噸左右,旺季時工人能到達40多人,能爲他們每人增收3000多元。“沒有農行的貸款就沒有我今天的好日子”成了欒波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農行重慶分行“惠農e貸”餘額達75.62億元,比年初增加12.3億元。

鄉親奔小康離不開“小康”

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奔小康,用在我的名字上就是鄉親們朝我奔涌而來”農行武隆紅豆支行三農客戶經理傅小康詼諧地自我介紹。

2010年4月傅小康被派往重慶武隆仙女山鎮流動服務組,專職農行信貸任務。給誰貸?貸多少?怎麼確保“放得出、收得回”?傅小康說:“首先要讓羣衆瞭解金融產品,相比其他金融機構,當地農戶更願意接受農行的低息貸款。我們要確保踏實肯幹、願做實事的農戶能夠及時得到貸款支持。”

傅小康深入農戶瞭解情況。圖片系本人供圖

2021年以來,農行武隆支行加大對農村產業扶植力度。車行山間,傅小康拿出手機點開“千人進前村”的微信工作羣,向大家展示張張農行員工走村串戶對接生產經營的工作照片。

據傅小康介紹,2020年重慶分行命名成立“傅小康勞模創新工作室”,讓他發揮“傳幫帶”作用,從此他與年輕員工走家串戶,先後創新推出“惠農e貸・高山蔬菜貸”、“惠農e貸・農家樂貸”、“惠農e貸・鄉村振興帶頭人”等線上產品,累計發放貸款591筆,金額6203.6萬元。通過對農戶信息建檔,當地農行及時發放小額貸款和生產經營貸款累計2.7億元、惠及3200多戶。

“我在這裡土生土長,熟悉這片土地,更愛這片土地,一路走來,每個數字的小數點都清楚,容不得半點閃失……”傅小康說。

天色漸晚,農行巴南支行開始準備2周後的普惠金融宣傳講堂;老闆粱榮正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客流高峰;肖玉梅與鄉親們準備接待農家樂遊客;苕粉廠老闆欒波匆匆奔赴訂貨會現場;傅小康接到了老鄉電話約定好次日的諮詢時間……

農行的金融“活水”在武隆山區滴滴灌溉,讓當地百姓生活跑出了幸福“加速度”。此時記者想起一幅對聯,“小康入戶春常在; 盛世暖人夢正圓”。這對聯就貼在欒波廠房的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