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揆上任 要官員把「民脂民膏」放心上

記者周佩虹臺北報導

宣誓就職後隨即召開行政院會的新閣揆江宜樺,18日指示政務官要在未來一週思考施政重要目標,並在最時間向他報告,並要求各部會應將「爾俸爾祿民脂民膏」放在心上,站在民衆角度「將心比心」。

新任閣揆江宜樺在就職後,主持交通部長交接儀式左爲毛治國,右爲葉匡時。(圖/記者徐文彬攝)

根據行政院發言人鄭麗文轉述,江宜樺上午主持就任後首次行政院會中指出,歐債危機沒有完全解除,國際整體經濟復甦緩慢,不容過度樂觀,但就國際評比與臺灣經濟數據來看,國內民衆應該沒有理由對現在處境過度悲觀。

但江宜樺也說,儘管經濟露出曙光失業率維持一定水平物價波動東亞國家控制得最好,但從各種管道感受得到民衆對施政並不滿意,站在民衆角度,整體臺灣薪資可能不夠高,對就業也充滿不安定感,甚至抱怨物價上漲。

江宜樺強調,如果民衆抱怨多,總結一句話就是政府無能、沒有展現民衆期待的領導力;一定要站在民衆角度,將心比心,理解思考民衆每天面臨的問題,積極 興利除弊。他說,公務人員薪水來自人民稅金,政務官應把「爾俸爾祿、民脂民膏」這句話放在心上。

江宜樺表示,若要讓民衆對於政府感到信任,政府必須負起更大的責任及展現更積極、更強有力的領導,他也提出內閣團隊應具備更多的規劃力、執行力和溝通力。

規劃力是指未來新內閣部會首長所提出每一項政策皆必須富有前瞻性完整性可行性,並廣納社會各界聲音,尤其是相關團體意見,避免招致閉門造車的批評。政策規劃應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排好優先順序,並特別注意部會間團隊精神的協調和合作

執行力則是當一個政策歷經討論決定後,務必堅定、迅速及確實地執行,不輕易改變、不朝令夕改及掌握時效,倘遇不同意見,也應是事前即深思熟慮過的。

溝通力方面應掌握誠懇、清楚、綿密原則,讓外界清楚政府政策,包括立委、媒體關鍵利害團體、社會大衆。江宜樺說,民主政治與非民主政治的區別是人民可以參與政治及判斷施政好壞,在民主政治中,決定一道菜是否爲美食食客,而非廚師,所以政府應該設法端出好的施政,並說服民衆這是好的施政。

而他也指示政務官在未來一週思考今年施政重要目標約3至5項,最短時間向他報告討論。因爲本週六(2月23日)上午將舉辦新內閣座談會,到時候希望首長們可針對國家或行政院未來應特別注意的重大施政進行腦力激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