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日本戰略認知框架與中日關係的挑戰和機遇(張雲)

日本外交藍皮書5年來首次寫入日中「戰略互惠」。圖爲日本外相上川陽子。(路透社)

4月16日,日本外相向內閣報告了2024年度的《外交藍皮書》,該藍皮書是反映日本對他國認知和相應政策立場最權威的檔。據報導,藍皮書時隔5年在對華政策上首次重提建構戰略伙伴關係定位,這本應該說是一個積極動向,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也在上月提及過。然而,藍皮書在其他的對華認知和政策定位上延續之前的表述,將中國定義爲前所未有的最重大的戰略挑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態對於日本有關檔沿用抹黑指責中國的陳詞濫調,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堅決反對。而就在一週前,日本首相訪美在美國國會演講,將日本的防衛政策的重大轉變和中國作爲日本的最重大戰略挑戰相聯繫,首次召開的美日菲首腦峰會對中國點名批評。在中國看來,日本一方面想要戰略互惠關係,另一方面又堅持前所未有的最重大戰略挑戰對中認知,渲染中國威脅認知的上不遺餘力,兩者南轅北轍,口是心非。

日本的「三個世界」的戰略認知框架

近年來,日本在中國威脅認知上的表態有時候甚至找過美國,這對中日關係的發展構成很大的挑戰,有的分析認爲這是日本政治極度右傾化的結果,有的認爲這是美國鼓勵日本對抗中國的副產品。國際關係中的認知常常被預設爲國與國之間的相互認知,例如中日關係的認知就是中日兩國之間的相互認知。筆者認爲,承認相互認知構成戰略認知的一部分,但更爲根本的核心則是對於整體國際關係的結構和未來走向的基本認知框架(perception frame)。

2012年底安倍第二次執政後,日本開始認爲冷戰後美國獨大的國際秩序變化,歐巴馬總統的「美國不再是世界的員警」發言常被引用作爲美國相對衰落和國際領導力不足論據論據。岸田執政後,上述認知進一步強化。2021年拜登政府倉皇從阿富汗撤退,2022年俄烏衝突美國雖發動對俄嚴厲經濟制裁但沒有贏得全球普遍支援,2023年以色列和哈馬斯衝突意味着美國在中東影響力下降。與此同時美國將中國定位爲最大的競爭對手,這意味着美國面臨在歐洲,中東和亞洲同時「三面作戰」的巨大戰略壓力。

2022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日本戰略思想發生較大變化,在2023年逐漸形成世界上存在着三個集團的戰略認知:以美日歐爲基礎的民主國家集團,以中俄爲代表的威權主義國家集團,以及廣大的新興國家集團。日本對國際關係走向和趨勢基本判斷是地緣政治大國競爭是新時代國際關係的主要特徵,中美將會對抗長期存在,民主對威權的陣營分裂將是主線。

日本「三環外交」與「戰略機遇期」思維中的中國定位

2023年日本《外交藍皮書》認爲國際社會進入歷史性轉型期。上述日本戰略認知框架看,日本認爲國際秩序變動期爲其提供了戰略機遇期,美國實力相對下降以及中美對抗的長期性爲日本在本地區發揮領導力提供了機遇,藉此實現戰後一直以來對美戰略地位處於從屬的地位,在新的東亞地區秩序中佔領戰略高地。爲此日本需要相應地進行「三環外交」,第一環是首先強化日美同盟,通過自身防衛能力建設和相關法制放寬實現對等的同盟;第二環是構建日本與美國的同盟和夥伴國家關係網路,岸田首相連續兩年參加了北約首腦峰會,強調美日印澳四國機制,美日韓,美日菲等三邊機制,這樣可能讓原來東亞海上的美國單箇中心的中心-輪輻框架變成美日雙中心;第三環是加強與全球南方區域板塊的關係。2023年,岸田首相文雄在7國集團廣島峰會前密集訪問埃及、迦納、肯亞和莫三比克四個非洲國家,年底則是召開了日本東盟特別峰會,據報導今年還會召開日本中亞峰會,主要目的將廣大全球南方拉到西方一邊。

而上述三環外交要體現出日本在國際日程設定力和話語權塑造力上的存在感和影響力,聚焦中國風險成爲有效的工具。在彌補美國領導力不足的名義下,日本擔負地區安全重任在肩。

安倍晉三前首相曾的「三個有事說」,臺灣有事,日本有事,日美同盟有事;而岸田首相多次說的,今天的烏克蘭可能是明天的東亞,本質上都是日本在戰略方向上要朝着對等和正常化的日美同盟發展。強化日本的威懾力,增加日本防衛費達到GDP的2%,並進一步放寬武器出口限制等,都可以用對應中國挑戰的需要來正當化。日本認爲作爲七國集團的唯一一個亞洲國家,需要在中國認知上引領歐美,讓他們不會因爲烏克蘭和中東失去關心亞洲安全。2023年,日本主辦7國集團廣島峰會還特別設定如何應對中國的日程。日本在其全球南方外交中強調以法治爲基礎的價值觀,也和日本批評中國單方面以力量改變現狀,挑戰規則爲基礎國際秩序的話語體系相聯繫,旨在獲得更多新興國家共鳴。

中日需要有效的戰略對話

從戰略認知框架角度來分析,日本近年來的對華負面認知的升級不單純是厭華情緒或者國內政治右傾化的結果,這是日本戰略認知框架決定的,因此也不是單純搞好中日友好外交就能夠解決的問題。既然日本在認知塑造和外交日程設定上對華消極是戰略決定,就產生一個問題中日對話是否還有必要?筆者認爲,中日關係要堅持對話,而且需要高層次的戰略對話。

2023年11月中日兩國元首時隔一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會晤。兩國領導人重新確認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兩國關係定位,致力於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係。如何才能夠讓中日關係戰略互惠關係的元首共識和承諾真正落實到行動上,經濟上的利益交匯點已經不夠,積極尋找戰略認知交匯點不可或缺。 而前面所述的日本的三個世界的戰略認知框架,以及認爲國際關係發展主線和趨勢的三個主要支柱(即地緣政治大國競爭,中美將會對抗長期存在,以及民主對威權的陣營分裂)都存在很大的知識上和實踐上的漏洞,經不起辯論。

儘管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但是中美高級別往來一直持續,美國國務卿和財長等重要閣僚去年以來相繼訪華,今年葉倫財長再次訪華,布林肯國務卿也即將訪問中國。中美戰略性溝通,王毅中央外辦主任和蘇利文共同安全事務顧問在維也納、泰國等地也在繼續。

與此同時,中歐之間儘管也有分歧和雜音,但中歐互動相當頻繁,僅今年以來1月李強總理訪問瑞士和愛爾蘭,2月王毅外長訪問德國、西班牙和法國,3月荷蘭總理訪問中國,4月德國總理、中法外長訪華,商務部長訪問法國、義大利、塞爾維亞,5月習近平主席據報導將會訪問法國。相比之下,沒有日本重要閣僚訪問過中國。從日本的角度來說,日俄關係基本處於斷絕關係,如果再和另外一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和世界大國又是鄰國的關係惡化,意味着日本外交將會相當被動局面。中美長期對抗是不是不可避免的長期趨勢並不是註定的事情,將戰略認知固定在大國對抗上將會自我失去戰略機會。即使創造了「修昔底德陷阱」(即權力轉移過程中常常會引發大國戰爭的論述)的哈佛大學艾利森(Graham Allison)教授也說中美對抗並非必然。

作爲本地區全球南方的代表的東盟國家,近期印尼新當選總統將中國作爲首次出訪首站國、越南國會、新加坡副總理、泰國詩琳通公主訪華。王毅外長在廣西相機會見了寮國副總理外長、越南外長等,中國和東盟連續4年互爲最大貿易伙伴。今年初,中國和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互免簽證。陣營分裂不是未來國際關係的發展趨勢,絕大多數國家不會對新冷戰感興趣,冷戰時代大國爭奪第三世界的情況不會重演。如果將陣營分裂作爲戰略認知框架,將會讓寶貴的外交資源得不到有效的投入。

未來國際關係最爲根本的特徵是全球南方國家的羣體性崛起和國際政治意識的大覺醒,只要占人類大多數的國家不願意參與大國對抗,新冷戰就不可能成立。中日作爲世界上第二大和第四大經濟體,對於引領本地區朝着更加美好的整體國際關係方向發展肩負重要責任。中日戰略對話的核心是戰略認知框架問題,建立契合新世代中日關係首要是尋找認知共同點。

(作者爲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