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深觀察丨AEO認證對中小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歐雪 深圳報道

AEO是什麼?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大衆對AEO這個詞或許有些陌生,但它在國際貿易和供應鏈管理領域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EO代表“經認證的經營者”(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是世界海關組織(WCO)推出的一項全球性計劃。記者獲悉,由海關對企業的信用狀況、守法程度和安全水平進行認證,通過認證的企業可獲得海關給予的優惠便利措施。

在第六屆全球“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大會上,中國海關總署大動作頻頻。海關總署分別與布隆迪共和國稅務局、冰島稅務與海關署簽署AEO互認安排,與澳門海關簽署AEO企業數據自動交換合作備忘錄,並與多個國家(地區)海關舉行雙邊會談。

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與新加坡、歐盟、韓國等28個經濟體簽署AEO互認協議,覆蓋54個國家(地區),互認協議簽署數量和互認國家(地區)數量居全球“雙第一”。

隨着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AEO也迎來了新的征程與挑戰。當前,AEO制度爲中小企業帶來了哪些切實的利好?在保持高標準的同時,如何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加入AEO大家庭?

企業的“綠色通行證”

目前,AEO認證如同一張“綠色通行證”,是企業走向世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

“華爲的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意味着我們需要在170多個國家合規高效地開展海關業務,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面臨的挑戰。”華爲技術有限公司供應鏈總裁湯啓兵稱。

實際上,華爲於2009年在中國獲得首個AEO資質後,成爲了AEO制度的實踐者,目前在全球有40多個華爲子公司認證爲AEO企業。

湯啓兵表示,作爲AEO認證企業,華爲在多個國家享受AEO通關便利,例如貨物優先通關、查驗率降低、無紙化申報、事後繳稅等。

記者瞭解到,這些優惠措施幫助華爲簡化通關手續,提升通關效率,縮短貨物交付週期,增強客戶滿意度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等。

同時,AEO認證還是企業信譽的金字招牌。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集團物流中心總經理崔燁向記者表示,AEO認證大幅提高了公司的聲譽和競爭力,同時在進出口通關時,可享受海關低查驗率及優先通關的政策支持,通關的效率大幅提升,爲搶佔海外市場贏得先機。

崔燁進一步透露,海關還給AEO企業配備了企業協調員,提供“一對一”協助服務,及時有效地解決企業在通關和日常業務中遇到的問題。

此外,AEO認證能真金白銀地爲企業進行降本。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正廷告訴記者,公司應用AEO制度的這項優勢申請加入了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日常生產經營中在集團內成員企業之間將保稅物料進行全工序外發加工免於徵收保證金,目前爲公司減繳納保證金每年約幾千萬元。

4月6日,海關總署頒發的《海關總署關於增加高級認證企業便利措施促進外貿質升量穩的通知》顯示,向高認企業實施4大項共17條的便利措施,進一步釋放了更多的便利措施。

挑戰仍存:認知不足、流程繁瑣

當前,全球貿易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企業開展對外貿易迎來更多挑戰。

“地緣政治博弈加劇、全球經濟產業結構調整,這些因素正影響貿易安全。”郭正廷稱。

崔燁也表示,目前全球供應鏈安全形勢持續動盪,部分國家對我國實施貿易壁壘,致使企業整個貿易週期變得更長、貿易流程也更爲複雜。

在此背景下,AEO制度雖發揮着積極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面臨着一系列的挑戰。

“目前,全球海關AEO制度未統一,各自執行本國制定的標準。”崔燁希望,通過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交流,可以提升AEO國際互認以及享惠措施等,有助於進一步拓展全球業務。

郭正廷也認爲,AEO制度可能面臨個別國家極端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需要世界海關組織加強溝通協調,減少消極的影響。

實際上,AEO計劃中,中小微企業佔到大多數。因此,提高中小企業的參與度和認證成功率極爲重要。

而目前,許多中小企業對AEO計劃缺乏足夠的瞭解,甚至不知道有這個計劃的存在。同時,AEO認證過程複雜,這對中小企業來說是無疑是一個負擔。

香港海關高級參事李西蒙介紹,香港海關目前實行兩級制認證計劃,簡化了中小企業獲取AEO認證的過程。同時,香港海關還會通過研討會、一對一會議提高中小企業對AEO的認識,通過在線自查系統幫助企業快速瞭解自己是否適合AEO認證。

歐委會稅收與海關同盟總司海關司司長馬蒂亞斯·佩奇克也分享了吸引中小企業加入AEO計劃的經驗,他表示,歐盟的AEO標準是一視同仁的。

“在AEO標準上,申請人必須要有很好的業務記錄,中小企業的公司性質會加以考慮。比如說,大公司需要一個電子記錄來直接幫助海關來進行評估,但是中小企業僅需要簡化的記錄就行,或者是以紙面的記錄就可以。”馬蒂亞斯·佩奇克稱。

塞爾維亞海關署高級顧問弗拉基米爾·伊利奇總結稱,要在AEO計劃中增加中小企業的數量,首先要溝通中小企業,其次他們要得到好處,但是不要負擔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