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紙幣還與不還的比較(胡海鷗)
如果財政支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則還有部分錢流回公衆;如果是強制的無償的,則財富的稀釋更嚴重。(示意圖,shutterstock)
紙幣是現代國家的債務憑證,它的發行要以政府償債能力爲依據,並受它約束,但也有國家的紙幣只發不還。筆者無意褒貶這兩種操作,而只是想客觀地比較它們的機制和影響,但走筆結果發現紙幣只發不還正是經濟結構紊亂的重要原因。
美聯儲買進公衆手中的國債發行美元,實際上是以美債爲抵押,給財政部提供貸款。美債到期,財政部用稅款償還美聯儲貸款,稅款來自公衆的繳納,繳納的美元來自美聯儲收購公衆國債時的發行,所以美聯儲收回對財政部的貸款,就是收回增發美元,並使其退出流通,徹底消失。財政部以未來的稅收爲抵押發行國債,而稅款是它給公衆提供服務的回報,所以美元發行以稅收爲擔保,歸根到底就是以財政部的公共服務爲擔保。
這就是紙幣與金幣發行流通的最大不同,金幣的面值與它的黃金含量一致,它的足值決定它就是它自己,無需擔保,也不代表什麼。紙幣的面值遠遠大於可以忽略不計的印刷成本,而且不能兌現,所以能被公衆普遍接受,並持續流通轉讓的關鍵,不僅在於有紙幣是法定支付手段的法律,更在於它可以用來繳稅。繳稅代表着公衆用紙幣買到的政府的公共服務,公衆可以用美元買到與自己付出商品等值的公共服務,政府的公共服務就成了紙幣流通的擔保,所以他們接受紙幣。
也就是說財政部發債,賣給美聯儲轉換成美元,財政部再用美元買公衆的商品,公衆得到的只是作爲價值符號的美元,但他們可再用這個符號去納稅,買貨真價實的政府服務。紙幣就成了政府與公衆之間交易的媒介,它代表着用政府未來的公共服務,換取公衆現在商品的交易。因爲公衆出售商品在前,政府償還公共服務在後,所以紙幣是政府的債務憑證,代表財政提前使用的未來稅收。
政府收到稅款的用途主要分兩部份,小部份償還到期國債,這部分錢流回美聯儲,帶動美元一起退出消失。大部分美元與未到期的國債相關,所以繼續在流通中代表財政未來的服務進行週轉。也就是說,財政收入要先償還美債到期發行的美元,剩下的美元才能用作財政開支。因爲紙幣發行要還,所以政府只能從紙幣發行中獲取提前使用稅收的有限好處(扣除向央行貸款的利息),而不能無償佔有公衆的財富。公衆的財富不減少,他們的消費可以保持穩定,再生產迴圈就能持續進行下去。英、日、俄等國買國債發紙幣都佔央行負債的絕大比例,這說明大多數國家貨幣發行都要還。
如果紙幣發行,像買外匯發人民幣那樣無需償還,政府勢必從人民幣發行中獲得很大的收益,則整個經濟結構會被扭曲。因爲美元是公衆生產產品出口掙來的,含很大的投入,政府用可以忽略不計的印刷成本就將其換走,公衆財富勢必相應減少。公衆所以會接受這既無內在價值,也不償還的人民幣,不僅因爲法律規定,更因爲他們可以將人民幣支付給別人,買到與票面值一致的財富。短期中每個將外匯賣給政府的人都貌似沒有吃虧,所以大家都沒有異議,但是在長期中,不僅所有公衆,甚至連政府也要爲之付出沉重的代價。
因爲買外匯發人民幣,就是在取走公衆財富的同時,向流通中注入沒有價值的紙幣,商品減少與紙幣增加早晚引發嚴重的通膨。政府從羣體無償佔有公衆財富開始,最後傳導爲所有個體的共同承擔損失。於是GDP在大幅度增加,但公衆財富卻增長緩慢,甚至有所下降,這就從根本上制約了他們的消費,可見,無需償還的人民幣發行一定導致財富持續向政府轉移。最後政府承受的代價是,他們並無竭澤而漁之意圖,卻面對竭澤而漁之尷尬。
問題還會隨着公衆的納稅而進一步加劇,因爲人民幣爲央行憑空注入,它既不代表財政未來將要提供的服務,也沒有公衆已創造的財富對應,財政將稅款收入後再支出,勢必進一步稀釋公衆未來的財富。如果財政支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則還有部分錢流回公衆;如果是強制的無償的,則財富的稀釋更嚴重,因爲這部分支出的流向與公衆無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