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雙牛背後:11月底以來的"資金寬鬆"如何結束?

(原標題:年底股債雙牛的背後:11月底以來的“資金寬鬆”會如何結束?)

近來,市場走出一波股債雙牛的行情

具體來看,創業板指在12月漲超11%,又在今日剛剛突破前高2915.95點,創2015年7月以來新高。

債市方面,短端利率回落幅度較大,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在漲價預期較強的條件下從3.3%降到3.19%,3個月國債到期收益率從11月底以來下降已經接近60個BP。

在這波強勢行情背後,國信證券燕翔團隊認爲,核心原因是在目前經濟復甦的過程中,國內流動性出現了微調放鬆。

中銀證券分析師肖成哲張鵬也在最新研報中看到,當前資金面整體偏暖,背後核心原因應是維穩信用衝擊,一級融資恢復和政策定調可能構成觀察資金面正常化信號

自11月下旬以來,銀行間市場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流動性相對充裕,隔夜資金創下年內低位,疊加社融拐點出現、經濟高點預期充分、地方債或不再提前發行,助力股債雙牛。

從11月上旬的存單和銀行間雙緊到目前的相對充裕,市場普遍認同拐點出現來自於“永煤事件後的央行“維穩”。由此,市場當前的關注點轉向了一件事:本輪資金面寬鬆會在何種情形下回歸常態

在中銀證券看來,當前資金面很難更寬,短端行情性價比已經較低。此時市場的重要動力來自增量買盤。壓力緩解的銀行、開門紅的保險可能更值得期待,這意味着相對短端滯漲的長端可能還有一定空間

從資金面的視角,過渡緊縮的預期已經扭轉。隨着存單利率見頂預期形成、重要會議定調“不急轉彎”,資金面在2021年大幅收緊的預期已經緩解。從這個視角來看,相對充裕的資金面已經完成使命,避免了二級市場踩踏。

一級市場融資功能有待恢復。國企信仰“鬆動”對於一級市場不同區域發債形成衝擊。一級市場的發債受阻,是信用風險傳染的重要途徑, 考慮到2021年(特別是上半年)到期壓力較重,未來一級市場融資功能的恢復,可能是一個觀察的重要信號。

政策信號可能纔是一錘定音因素。在本輪資金面寬鬆中,央行更多的是跟隨金穩會的政策導向,而非市場的壓力。一種可能的情景是,對於近期到期券種本息兌付等風險進行全面系統排查後,排除系統性風險的 情況下,決策層定調或措辭出現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