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Q/平價時尚襲臺 究竟該如何聰明消費

圖、文/GQ

現在,不來一件H&M或Uniqlo crossover超級大設計限量限季或限定地區的T-Shirt,好像就落伍了;事實上,全球經濟蕭條,奢華產業正面臨極大挑戰,而面對不可期的未來,消費心理寧可把錢存着而不想花大錢氣氛下,打着速食流行口號,挾低價名人代言爲號召的「平價時尚」儼然成爲一股時尚新勢力席捲全球。

臺北首間日本Uniqlo開張,一連數日萬人空巷的排隊奇觀,印證了臺灣也趕搭上這班「平價時尚」列車,而且速度火力都十分驚人。另一股透過網站臉書blog的傳播,揪團網購AA(American Apparel)等休閒衫的消費模式,也正如火如塗地在臺灣新世代之間擴散,上網連結、搜尋時尚線索,成爲「很時尚」的行爲。

無遠弗屆的網路促使時尚影響力全球化。這種「從下往上」、由「素人」掌弄時潮趨勢,徹底顛覆了時尚的定義。今天,穿戴什麼牌子,固然代表個人時尚,但包括你用的手機電腦等3C產品,是不是經常更新或是三步五時地升級,好像也都成爲被人品頭論足:「是不是時尚人?」的標準

可喜的是,時尚變成一種全民運動人人都以沾上時尚的邊爲樂,時尚不再僅限一小撮人的專利。但是,反過來看,平價固然讓更多人可以享有即時的時髦,但一味搶攻、到處抄襲;不考究品質,更談不上尊重原創精神,只顧着「俗俗賣」拚低價的速食時尚,在不知取捨和分辨的前提下,品味只會流於更盲從、更沒有自己的格調

網路上各自爲政,卯起來自拍、標榜穿搭的blogger以「素人」之姿,莫名其妙地成爲炙手可熱的品味「達人」;電視新聞裡沒日沒夜排隊搶購Uniqlo的大衆,一問三不知,不知爲何而買?「俗又大碗」應該不是鼓勵追求品味的唯一理由

近來我在「學學文創」開課,清一色都是女生,不見男性學員講堂上,我心裡不免嘀咕,這年頭,即使三、四十歲的臺灣男性有一堆「沒時間、沒有興趣或是礙於同輩訕笑」的藉口,不敢也不願學習生活藝術之美,但看見臺灣年輕世代「無厘頭」的一窩鋒,對美學時尚又有什麼領悟呢?

人云亦云,沒有自發性地學習動力,臺灣男性對美的敏感度和欣賞設計的熱情,似乎還在原地踏步。喊了多年「時尚不是女人的專利」,臺灣媒體對男性時尚漠不關心、仍舊淪爲陪襯的偏頗心態不改、只靠幾本國際中文版男性雜誌硬撐場面,三不五時還得祭出性感美女封面才能守住閱讀率,情何以堪

延伸閱讀:

>>看更多平價時尚究竟該如何聰明消費

>>A&F即將登臺開首間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