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爲彭前總裁與央行的貨幣政策說些公道話
最近有三位央行的理事(兩位現任,一位前任理事)出版了一本新書《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爲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並由現任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撰寫推薦序言。本書除了介紹貨幣、央行政策,以及對臺灣貨幣政策制定、宣導的未來建議之外,不少篇幅在於檢討前任總裁彭淮南的政策,並把過去20年來央行主導外匯政策,偏低的匯率、利率政策,是臺灣薪水偏低、企業升級緩慢、人才外流臺灣外窮內富的主因。
拜讀完本書後,我們的第一個觀察是,央行的貨幣政策、決策流程或有檢討的地方,但就行政倫理而言,是相當的不合時宜。過去也有官員出書批評時政,但都是退休人員或匿名爲之,但現任官員、理事公然把央行內部的決策、矛盾搬到檯面上則是破天荒第一次。
央行的理事會議率由總裁主持,但理事則承擔共同決策責任;加諸現任總裁也是以往的副總裁,自然也參與過去所有的貨幣政策決策過程。此書一出,又置現任總裁與過去的理事於何地?而文中批評政府幹預匯率的決策過程,並由現任副總裁寫推薦序言,豈不是坐實了央行干預匯率的證據?
經濟學講求外部性,學者把理事會中匯率的決策過程公開攤在書上,是否考慮到會不會損害國家的公權力,以及國家的外部利益?
第二個觀察是,本書充滿了隱善揚惡的論點。一個經濟政策的實施,總有父子騎驢的兩難困局,但本書卻只片面凸顯了政策的副作用,卻未提及政策的正面效益,徒然惡化人民對政府執行公權力的信任危機。彭總裁自從1998年接任央行總裁之後,其間臺灣順利渡過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2000~2002的網路泡沫,2007、2008的次貸危機與全球金融風暴,以及2010年的歐債危機。穩定而波動少的匯率政策也使出口商與整體經濟受惠。這個過程中,自有各方的評價,若只凸顯了低估的匯率、低估的利率,導致民窮財盡的負面效應,未免失之偏頗,也仍有極大探討空間。
第三個觀察是,臺灣房價的偏高,除了低利率之外,更多是因爲民衆炒房的風氣、臺灣土地持有稅偏低,缺乏跨部會整體性的房屋政策。更何況從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各國的貨幣寬鬆政策,使得資金錢滿爲患、到處肆虐,各國房地產的泡沫,已是歷史共業。再加諸臺灣的基本面好,若利率再拉高,在全球的低利率的環境下,將吸引更多熱錢涌入。臺灣又缺乏像美國一般的創業新創投資機制,可以把熱錢導入實質性的投資、生產,這些錢留在股市、房市興風作浪,豈不衍生另外一個問題嗎?
臺灣的低薪、人均所得偏低,除了匯率因素外,更多是因整體經濟結構所致。例如教改政策失靈,使得98%以上年輕人念大學,畢業後多數前往服務業工作,而服務業管制多、規模小、升級緩慢等因素。
當然,低估的匯率又加深對進口及內需服務業的不利,但相對的,臺灣的出口、傳統產業因此有一定的競爭力,要不然臺灣目前產業兩極化的情況會更嚴重。另外,要素均等化理論也可以解釋低薪現象,因爲臺灣跟大陸、東協貿易、投資的結果,使臺灣的薪資水準很難拉昇上來。
本書理論紮實、推導尚合邏輯,政策建議也有可觀之處,但全書建立在經濟學理論模型的假設上,很理想化的將一切條件假設爲不變(other things being equal)。並未考慮臺灣的國家地位(不是IMF的會員國,一旦國家發生經濟危機借不到錢,所以必須要保留較大數額的外匯存底)、臺灣外匯市場的淺碟性、臺灣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利率的國際接軌(單獨提高利率反而吸引更多熱錢炒作形成泡沫)、政策的兩面刃(有利一方,必定傷害另一方)、環境條件的不同(臺灣央行和美國聯準會的資源、定位的不同)。同時,也未顧及跨部會的協調、合作等因素。立論似乎言之有理,但在實際政策運作的檢視上,恐怕經不起考驗。
整體而言,對彭前總裁的決策風格或許各方有不同看法,但房價高、人才外流、產業升級緩慢、人均GDP不高,是歷史共業與跨部會的共同責任,都甩鍋到央行和總裁身上,實在有失公允。況且央行和總裁二十年來在民衆建立起來的清廉正直形象,更是國家難得的資產。臺大經濟系師生(三位央行理事和副總裁都出身臺大經濟系)一向有挑戰威權的優良傳統,本次出書或許也是秉持這樣的理想,但我們認爲,央行的政策形成和執行仍值得我們以更嚴肅的態度公平討論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