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論臺灣能源發展戰略從兩次停電談起

工商社論

要打贏一場仗,除了戰術,更要有戰略,多數人都清楚日本二次世界大戰偷襲珍珠港這件事,日軍摧毀美國177架戰機、11艘戰艦,不過卻也因此氣得美國參戰,以致日本戰敗,這是典型的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的例子。

戰爭的勝敗取決於戰略,國家經濟發展能源政策同樣也得有戰略,1960年代臺灣究竟是要發展進口替代的重工業,還是出口導向輕工業,就有兩派意見,尹仲容李國鼎力主出口導向,比起南美各國發展鋼鐵、汽車,我國致力於紗布成衣鞋襪看起來比較不起眼,然而從戰略高度而言,出口導向帶來更多的外匯,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更爲隨後經濟奇蹟拉開序幕,今日視之尤見當年戰略眼光的遠大。

由此可知,戰術的成功只是一時的,有時戰術的成功恰足以引來最後的失敗,偷襲珍珠港如此,貿然發展重工業亦然,以此一思維來評估我國能源政策也發現我們正步入「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的道路。

近日全臺發生了兩次大停電,引起廣泛議論,就以5月17日這次停電爲例,長期以來臺灣供電吃緊都是在中午,因爲白天生產活動需大量電力,加以夏天中午炎熱,而太陽下山後便少有停電,奇怪的是,日前全臺停電卻發生在晚上八點多,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自然是長年推動非核家園所致。事實上,這段時間核電已逐年減少,再生能源則逐年增加,兩者雖然都可發電,但本質並不相同,核電屬基載電力,可以全年無休的發電,而太陽能屬尖載電力,只有白天供電,在這個供電結構下,晚間供電能力不足,理之必然也。

統計顯示,五年前我國電力裝置容量核能佔10.4%、太陽光電佔3.6%,2021年3月核能佔6.7%、太陽光電佔10.4%,一長一消之間供電危機就出現了,若說如今太陽光電裝置容量600萬瓩即已面臨夜間限電風險,迨2025年太陽光電升至2,000萬瓩,核電全數除役,情況會變成什麼樣子,豈不讓人憂心?

政府的能源政策須有戰略思維,絕不能只是一種信仰,電力是爲生活、生產活動服務的,我們自應保護生態,但也不能捨本逐末,偏執於一端。平心而論,每種發電方式都有負作用燃煤燃氣電廠會加重地球暖化,核電廠則有核污染風險,太陽能板日後回收對生態也是一大負擔,彼此只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而已。依當局規劃,迨2025年的發電量依序是再生能源佔20%、燃氣佔50%、燃煤佔30%,然而這樣的能源結構對臺灣是好事嗎?以下是我們的三點看法:

第一、未必對生態更好:核電廠用過的核燃料如何最終處置,確實是個問題,但這個問題隨着處置技術成熟,日後或許有解,其污染是可追蹤的,然而燃煤、燃氣電廠的二氧化碳飄入空中,散入大氣層,對環境的影響是無法掌握的,隨着2025年核電廠全數除役,我們勢必更仰賴煤、氣,如此一來所造成的環境負荷必然更重,愛之適足以害之。

第二、對供電未必更穩:5月17日夜間停電已爲2025年非核家園提前示警,屆時在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供電佔兩成的結構下,非僅太陽下山後的供電吃緊,每年七、八月臺風接連來襲也會使得風力發電、太陽光電停擺,更有甚者,海象不佳,天然氣船難以進港更將導致燃氣電廠有斷氣之憂。2025年這樣的發電結構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尚可,一遇颱風、乾旱便有限電的危機,發電業變得跟農業一樣得看老天爺臉色過日子,供電穩定度可說是岌岌可危。

第三、不利廠商投資:充裕的供電是企業投資的重要考量,今年以來,最熱的七、八月還沒到就接連停電,還沒邁向2025年的供電結構已出現捉襟見肘,這樣的環境誰還敢來投資?長期以來企業一直有五缺的疑慮,五缺其中一缺就是缺電,2025年的供電結構,若不重新加以修正,恐將讓原本想投資的廠商打退堂鼓,對於想積極提振臺灣投資的蔡政府,將是一大致命傷。

執政當局這些年在綠能的努力,有目共睹,短短五年已讓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由124萬瓩升至600萬瓩,在綠能戰場上又下一城,然而歷來戰術上的成功,恰足以形成戰略上的失敗,當2025年綠能發電佔比兩成真實現了,燃氣、燃煤電廠也真得佔了八成,這個能源戰略將把臺灣帶入一個前所未見的供電不穩定時代,如此而想讓經濟居四小龍之首,豈非緣木求魚

我們最後還是要提醒當局,電力供應雖應力求生態的保護,但也須盱衡自身的環境,我們是一個極端仰賴能源輸入的國家,有兩岸政治風險,還有颱風來襲的風險,能源政策若不納入這些風險,只一味堅持非核家園的信仰,豈不迂腐?這樣的信仰於臺灣何益?一個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的能源政策勢將陷臺灣於危境,亡羊補牢,猶未爲晚,盼蔡總統深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