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論球/大選後還原領導者足球真心話

文/何長髮

那年1998世界足球賽,讓前總統李登輝震撼了全球的足球感染力,要領導單位爲振興臺灣足運發出關懷後,繼任的阿扁總統在2002年及2006年都順應喊出「臺灣足球年」,體委主委趙麗雲歷經許義雄,再到林德福當家,都想爲振興足運有所貢獻,但那些年過去了,幾次砸大錢卻以趕熱鬧式的應景活動草草收場,缺乏札實可行並具遠瞻性的推展良策。如今馬總統上任,體委會戴主委操盤,這四年推出另一應景式的所謂「樂樂足球」,好聽卻不見實際成效。

如今在總統大選過後,恭喜馬總統順利連任之際,此刻有必要還原領導者的足球真心話。真切的告訴領導者認知足球的現勢,唯有政府能夠深刻體認到「足球纔是世界的主流運動」,並且企業財團也能認同這樣的「運動國際評價觀念」,讓臺灣的足球大環境因此而改善了,那臺灣足球的願景纔可望出頭。

國家體育發展要有「國際評價觀」

每次奧運或亞運之後,上級單位總會例行性開會檢討,仍然着重加強少數一些屬於我們有機會奪牌的強項,直到近幾年上級在強烈感受世界盃足球賽的高度影響力後,總算觀念已在改變,除臺灣既有強項外,我們也不能忽略「國際熱項」,要認同足球是世界主流運動的事實。

這正是發哥一再強調的,什麼是運動的「國際評價」認定?足球擁有208個會員國家協會,居各種運動之冠,國際足總勢力連國際奧會都得讓其三分,幾乎全球有人的地方,都可見踢球的人羣。不過,在體委會政策「平頭式」的假平等下,一味要求足球也像棒球一樣,必須打進亞洲前四名內才願派隊參加亞運、東亞運,反映出主管者缺乏運動的國際評價概念。

試問一面冷門如射擊、射箭的金牌,在奧運或亞運全部逾300面金牌中,究竟會在奪金一刻激起多少震撼力?它的金牌價值怎能與踢進世界盃足球會內賽相提並論。因此,發哥要說:漠視足球,等於是我們國家的運動發展退出了「世界潮流」。

2003年體委會林德福主委說過要在幾年內提升中華隊的世界排名,由當時的150名外,前進爲世界100名,後來連主管臺灣足運的足協盧理事長上任後,也同樣高喊這項的百名目標,就在2012年談新年願景時,再度修正爲15年前進亞洲15強,30年躋進世界30強的目標。發哥之前即撰文談過世界排名毫無意義,倒不如務實地激勵國家隊逐步向前追趕。

當2004年雅典奧運男足資格賽,中華隊在首輪遭新加坡淘汰而早早出局時,一位資深媒體工作者說,算算新加坡在運動競技場上,能贏中華臺北的項目,足球恐怕是極少數之一吧!聽了真教人難過,足球太不爭氣,但臺灣的足球大環境也實在太差了。《文轉下一頁》

不忍再見體委會砸1650萬元泡沫化

2003年體委會砸下1650萬元,獎勵首屆全國大專甲組足球聯賽的男足前三名學校,兩個月內踢12場比賽贏取上千萬元,成臺灣體壇空前,看來也成絕後的「千萬運動聯賽」。此舉驚動體壇,其他單項抗議體委會獨厚大專男足,連足球界也不認同體委會的獎勵政策,徵結在於獎勵太離譜,尤其政策「本末倒置」,砸大錢未必獲實質提升之效。

那年一次大專比賽獨得1100萬元冠軍獎勵,反而創辦近30屆的全國甲組足球聯賽(現在改稱城市聯賽),臺電拿下最多超過15次以上冠軍紀錄,但在設有獎金時,臺電歷來的總獎金加起來,還不到2003年銘傳一次奪冠獎金的一半。

那一年足球界感激林德福把阿扁總統開出的支票還放在心上,強勢主導提撥上千萬元作爲大專男足聯賽的獎勵,對向來被漠視的足球界,有如「從天上掉下來的大禮」,但對女足卻潑了冷水,女足聯賽未獲實質的鼓勵。要知這麼多年來,國內目前仍靠女足拚績效,而女足國家隊在無企業支持下,幾乎全靠大專院校養成,當時的女足學院包括臺體、醒吾、銘傳、景文等均已投入培訓女足少說一、二十年,爲木蘭隊培育一批接一批的國腳

女足當時還能立足國際舞臺,值得國人多疼惜纔對,但現在國內女足推展陷入萎縮危機,基層女足球隊持續在斷層,這個警訊卻得不到足協領導單位的重視與關切,體委會的偏差政策,足協對女足的冷漠,叫人失望。1650萬元已砸下,對大專足球運動幫助不大,恐怕又是一次對體委會的「重傷害」,有如2002世界盃足球年花大錢請來塞內加爾足球隊,還遭受各方抨擊。

女足多年來在全國足協漠不關心,加上體委會對女足的獎勵又潑了冷水,如今已有兩所傳統女足養成院校景文及銘傳解散了球隊,連醒吾也快撐不下去了,而我國女足現在的世界排名,從當時還名列第17強,已掉落到第42位。一個體育領導單位的獎勵政策錯誤,竟讓上千萬元鼓勵成了反效果,怎不叫人憤慨。

一切以強化國家隊備戰國際賽爲要務

2003年大專男足列強備戰千萬聯賽期間,碰上中華男足踢世界盃會外賽,各校藉故退出國家隊,反映出一個存在已久嚴重問題:「世界盃與大專聯賽孰重?」也延伸出千萬獎勵,對國家隊爭取國際佳績竟適得其反。

體委會當時灑下千萬救助急待提振的我國足運,就是期待國家隊在國際賽踢出佳績,當國家隊徵調各母隊好手備戰國際賽,母隊藉故不配合也好,球員本身有課業困擾也好,至今,這些依然是國家組訓運動團隊一再碰到的老問題。

要國家隊好好備戰,上級有職責給予國家隊最好的支援,包括多一點集訓的時間和經費,必要的國內、外實戰磨練安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將要有兵可練」,過去發生多次國家隊集訓,球員總是到不齊,理由一再是球員上課、上班或原單位不放人,如此缺錢缺人下備戰,會有好成績纔怪。

尤其那一年適值體委會獎勵大專男足千萬之際,發生大專院校球員爲拚聯賽,不把國家隊踢世界盃當回事,上級面對問題,有必要訂出一套國家隊的賞罰制度,激勵與鞭策大家一切以國家榮譽爲重。

發哥在2004年曾發表一篇給足協前理事長黃石城的一封公開信,直接了當指出,唯有抓住「基礎札根及國家隊實力提升」,纔是振興足運的兩大前題。同樣的話也一再告知現任的足球領導者,重點擺定地基要穩固,國際賽要有成績,才能直接影響足球在國內的地位與分量,讓臺灣足球真的起飛。

體委會代表着政府,而足協代表着民間,唯有政府與民間並肩合作,才能共創美好的未來。如今,馬總統表明深知足球的世界震撼性,多支持足球的同時,務必要體委會好好督導現在的足協運作上正軌,別再讓砸大錢又呈泡沫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