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用減肥的精神來理財

圖、文/ELLE雜誌

ILLUSTRATIONS:SOLEDAD TEXT:IRIS YEH

常常看到女孩站在便利商店貨架前面,手拿沙拉,嘴巴唸唸有詞,計算着卡路里會不會超過每一餐分配熱量。其實這種精神,應該也拿來用在理財上。就算是極微小花費也值得被斤斤計較的記錄下來。

理財真的比減肥還難嗎?

「每到秋天我要去海邊……,」室友Selina高唱着〈我愛夏天〉還竄改歌詞,穿上比基尼,把客廳當作海灘,在鏡子前晃啊晃的。

女人毅力有時候真是不容小覷,打從她決心減肥,便每天七點早起慢跑,餐餐精算卡路里就算多0.5卡也不行。看她這樣神氣地扭腰擺臀,女人天生的忌妒心讓我忍不住想要挫一挫她的威風:「妳呀!理財要是跟減肥一樣這麼有決心的話,早就變成百萬小富婆了。」

Selina神氣扭動的腰枝瞬間定格,Oops!我又不小心「間接地」提醒她水電費還沒繳了嗎?她回頭瞪着我,裝可憐嘟起小嘴,幽幽地說:「要是理財跟減肥一樣簡單就好了啊……。」

理財真的比減肥還難嗎?爲了補償剛剛一時口快,我們決定一起坐下來,看看有甚麼方法,可以拯救她每到月底總是剩兩位數的「存款」。

這是我們第一次,像分享約會細節一樣分享理財的事。

仔細想想,女人從青春期發育之後,就在學習減肥的本事,不僅把減肥經背得比三民主義還熟,繃帶繞手指啊、只吃白肉啊,什麼減肥招數沒試過?

但是女生聽到金融名詞就像在讀古文觀止,明明每個字都是國語,但是合在一句卻又變成了外星文。而在姊妹淘的下午茶派對上,理財這個話題,絕對是冷場話題前三名—小富婆不敢炫富、月光族不想面對,於是大夥兒就一起當鴕鳥,不如只聊些風花雪月。

於是,我們倒兩杯紅酒,今晚不聊男人,我們用減肥的精神,來瞧瞧理財這件事。

縮短「目的」與「人性」的差距

想想Selina減肥之所以成效不錯,是因爲她夠了解自己的個性。如果她覺得自己只能減3公斤,就絕不會逼自己減到8公斤。

而且她會將戰線拉長:「一個月減0.5公斤,聽起來就不會太難吧!」而減肥成功的人,往往不是立誓說下個月變成大瘦子的那些人,反而是這些持續一個月只減0.5公斤的傢伙。

當妳決心理財,妳應該先找到自己的目標,然後在往前推算所需的努力,而不是天天幻想中樂透。我們的共同朋友,Amanda,跟我們一樣30出頭,是一個剛喜獲麟兒新手媽媽,眼前她最需要的就是儲存兒子教育基金,這可是一個長期抗戰!

她拿出計算機按啊按:若兒子以後要去美國唸書。每年保守估計約需100萬元臺幣,四年需400~500萬臺幣,如果她考慮基金定期投資,透過長期投資分散風險,若基金年收益8%,那麼她跟老公從現在開始只要每個月存1萬6就有可能達到目標……。

紐約的理財治療師Amanda Clayman說:「人們往往設立一個遠大的目標,但是卻不肯面對生活中的事實。」

其實理財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妳的金錢需求,而最實際的方法,就是在「目的」和「人性」中縮短差距。所謂人性,除了考慮到人的惰性,還有個性,就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甫出版《窮人追漲跌,富人看趨勢》的理財專家林奇芬說:「那就像叫沙發馬鈴薯忽然之間大量運動,那是不可能的。

不能忍受風險的保守個性派,叫她去買波動性產品一定會半夜睡不着;喜歡短跑衝刺的積極派,叫她去做定存,便覺得無聊沒意思。

理財不僅要看自己的風險承受度,還要看有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研究。

時間有限的人,就去買穩定產品,想要固定收益的人,比較適合債券,積極操作的人,就適合個別股券、或單筆去作基金。

不過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理財變成一種適合妳的生活習慣。就像運動一定要持之以恆一樣,一下子理、一下子不理,這是最糟糕的理財方式了。」

別因爲節制而失去樂趣

許多失敗的理財者,往往跟失敗的減肥者栽在同一個坑上—太專注在「節制」這件事,結果反而忘記了其中的樂趣。

比如拚命節食發現還是沒減幾公斤,乾脆大吃大喝自暴自棄;勒緊褲帶存了一點錢,因爲景氣不好獲利變低,就乾脆把原本想要投資的本金拿去消費,結果卡債愈積愈多。

那些把標準設低一點、慢慢累積存款的人,看似沒啥志氣,卻因爲容易達標而擁有成就感,進而能一步步往下一個目標邁進。

不論是減肥或理財,「速效」往往是一個誘人的想法,但平時不做功課,看到別人賺錢就心動,追高殺低,底子不穩,結果反而容易進入「撞牆期」。

「剛開始衝得快的人,往往容易因爲挫折而失望。但是不論是減肥或理財,遇到撞牆期是正常的。這時候,放棄是最容易的。」

林奇芬說:「但若是同一種投資產品還是有人賺錢,妳就該聽取別人的經驗,是不是自己不懂產品?還是避險功課作得不夠?撞牆的時候不要逃避,而是要找出可信賴的人做諮詢。當妳突破那道牆,所帶來的成就感與快樂,也是很甜美的。」

當女生減肥碰到瓶頸的時候,會請朋友幫忙盯着自己,甚至一塊兒組成減肥團體,互相監督。這時妳也不妨把帳簿、投資標的拿出來討論,讓姊妹淘看看有什麼問題。搞不好妳的好友深藏不露,她不只知道哪支睫毛膏比較好用,也能提供妳投資的好建議。

林奇芬說,女生應該比理財當作可以一起從事的活動:「妳可以跟姊妹淘一起研究投資商品、或是一起記帳,然後檢視彼此都把錢花到哪裡,有時候,看到別人的帳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爲什麼花這麼多錢買衣服??爲什麼這個月都在搭計程車?而且最好要找懂得人來作意見領袖。」

看着跑在前方的人的身影,妳就能激勵自己繼續跑下去。

營養均衡的理財法

減肥者都知道,節食並不是像仙女一樣什麼都不吃,而是計算每餐攝取的熱量,最好還要依照菜單每一餐攝取均衡營養。像個清教徒一樣什麼錢都不花,並不能幫助妳存錢,反而容易有大爆走的危機。

心理專家Steve Levinson說,運用比例,讓錢看起來變更大,妳就比較不會對花錢這件事不痛不癢:比如在3百元的預算內花費1百元,當然比在3千元內花費1百元感覺起來更嚴重,當妳把資產分配在不同的帳戶中,妳就不會這麼輕易地打開錢包

他的說法跟著名的「六罐子理財法」(Jars System)很類似,這套由「有錢人和你想得不一樣」的作者艾福哈瑞克設計的理財系統,就非常營養均衡。

他把帳戶分爲:財務自由(10%)、教育投資自己(10%)、生活必需(10%)、玩樂(10%)、支出用長期儲蓄帳戶(10%)、贈與帳戶(10%)。

當然妳可以依照自己的生活重心而稍加調整比例,重點是妳仍然不會因爲理財而失去生活樂趣,痛苦指數也就不會這麼高。

金錢的最終目的也是要幫我們維持生活品質,而不是讓我們雖擁有了積蓄,卻過得苦哈哈。而營養均衡的減肥方式,還有少量多餐。

尤其是在景氣不穩定的時機,分散風險的資產配置更是重要。除了儲蓄之外其他妳可以把理財投資的資金分成三份:流動資金、使用預定資金和獲利性資金。

用活期、定期儲蓄的方式準備流動資金,生病、災害等各種意外性突發事件發生時,就不會措手不及;債券、定存、分紅基金等中長期、回報率較高的金融產品,給一定年限後想要買房、裝修、買車的妳;投資股票、債券、外匯等產品收益高,不過最好設定停損點,以保證有部分剩餘資金還可備不時之需。

把女人堅強的毅力放在變瘦變美麗,固然很好,但辛辛苦苦減下來的體重,大吃大喝一個禮拜也就回來了,相較起來,理財卻更具有投資報酬率。也許偶有風險,但若操作得宜,卻是女人自我增值的秘密武器

想掌握更多流行資訊,請上WWW.ELL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