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學院/能源管理也能用來減肥?

▲用數據管理達到減重效果?事實上這與透過流程設備的改善,達到節能效果的原理一樣。(圖/視覺中國CFP)

文/陳楊文

衆所皆知,肥胖影響健康,健康影響醫療給付。國人年齡層肥胖率中,以45至54歲的男子最高,該年齡層有高達56.09%過胖(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衛福部2017年)。恰巧我是落入這個年齡層的胖子,爲了健康着想,也不想造成家人的困擾,萌生減肥的念頭

十多年來我做節能服務,小到一家四口的住宅,大到數千人的工廠,用能源管的方法理幫助各式各樣的建築做「減肥」。去年突發奇想,將能源管理運用體重管理,是否一樣有效?

國際標準組織的能源管理方法,簡易的說就是「PDCA」4個步驟,換言之是透過診斷(P)、實作(D)、檢測查覈(C)與貫徹(A)四個階段來達到能源管理的目的

第一個步驟診斷Plan,在能源管理上要看過去3年的耗能歷史資料(Energy Profile)。我的體重從30歲過後,就節節上升,以身體質量指數(BMI)的標準來看,20多年來,體重超出標準15多公斤。以身體能源的角度來說,多出來的體重是以備用能源囤積在身體,換言之,不是肌肉不是骨頭,而是脂肪,要明確的減掉身體多餘的脂肪。

膳食食物,分爲三大巨營養素碳水化合物糖類)、脂肪與蛋白質。糖類是身體的能源,提供能量讓身體代謝,用不完的能量則轉換成脂肪儲存在身體。而脂肪與蛋白質主要是身體細胞更新時所需要的材料,兩者同樣可以轉化作爲能源使用。

每次健康檢查後,醫生總是苦口婆心的這麼說,但也當耳邊風不管他。當確定好減掉脂肪目標後,我的身體能源概念與傳統有些不同。我的膳食與一般人類似,但我發現到,生活中有太多糖分的攝取機會,往往一杯碳酸飲料,所含的糖分就足夠一天所需。其他的含糖食物就可能超過所需。身體多餘的脂肪不一定是來自所吃的脂肪,而是來自糖類!所以我刻意減少攝取糖類或甜的食物。

第二步驟實做看看Do,在工廠節能上,可以透過流程與設備改善來節能。在身體方面,很簡單就是需要同時控制膳食與多運動

理想中的減肥機制,是減少提供身體過多的能源,甚至運用消耗能源的代謝作用,將身體儲存的脂肪用掉,以達到減肥的目的。如何消耗脂肪減肥可有不同的途徑,有人用禁食的方式,阻斷身體獲得能源,因爲身體時時刻刻需要基本代謝維生,即使不活動,自然就會去用掉身體的備用能源──脂肪。這個方法說來簡單,對大多數人要耐住飢餓禁食,並不容易做到。

另外一個方法是多加運動,減少攝食熱量卡路里,這個方法比禁食來的溫和可令人接受,問題是要動多少,減吃多少才能達到減肥,也是身體負能源的狀態

▲如果能把飲食與運動的卡路里精準算出、記錄,製成圖表後就能觀察出其中的變化,更有助於階段性目標的掌控。(圖/Pixabay)

運用能源管理的第三步驟檢測查覈Check,如果能夠精準量測到攝食與運動的卡路里,就可以操作成負能源減肥的狀態,這發生在有儀器量測的運動員身上。對於一般人而言,家中有體脂計就可以每日量測體重與脂肪比例的狀態。至於運動所消耗卡路里,越來越普遍的運動手環,亦可量測運動消耗的卡路里。

在工業4.0時代,量測的儀器愈來愈多、愈來愈便宜,量測的次數可以達到每秒的即時數據,且即時儲存到雲端,幾乎不受傳輸速度與儲存空間所限制,對於身體健康狀態的描述,不再只是幾個指標數字,而是隨着時間不同狀態下的一連串數據,這些數據往往以圖形呈現,所謂的「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圖示化的資料更能接近身體的複雜自然狀態。

透過圖形的變化,能清楚體重過去的變化。當下的體重,往往是前一天吃了哪些食物與做了多少運動的綜合結果,如果隔天體重增加了,表示前一天吃太多或做太少運動,今天只要少吃一點多動一些,隔天就極可能看到自己體重減少。如此增增減減,自然而然可以感受到,怎樣的生活習慣會對比到體重的變化。這也是進入到第四個步驟── 貫徹Action,能持續地的貫徹,說穿了就是養成生活中對應的習慣,常常檢核是否朝減肥目標邁進,即使達到減肥目標了,還要持續檢核自己的體重與生活行爲,以免又進入增加體重的模式。

經過自己20個月的實際減重驗證,我發現能源管理與體重管理的方法如出一轍。管理的過程是一個思辨的過程,沒有標準的答案,而必須隨着不同環境的狀況,做出最佳的選擇,並以檢測的數據來做驗證,才能達到當初設定的目標。

運用這樣的管理,我50多歲的年紀發現身體毛病癒來愈多,纔想要開始減重,新陳代謝減少不比年輕時。我試着用少糖分飲食、隨時隨地活動與儘量睡得飽三管齊下,佐以數據的管理,在4個月期間減重15公斤,減重後16個月來,不但沒有復重,身體許多小毛病迎刃而解,都不藥而癒,沒想到建築的能源管理也能運用在身體的能源管理。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綠學院華人最具影響力綠色人才平臺,透過提供企業綠色人才、行銷財務顧問服務,期許在一個世代之內讓綠色產業成爲華人經濟的主流。作者陳楊文,國內環境教育、能源管理髮展的開山始祖,綠學院綠色帶路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